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倫理學上
ETHICS (1) 
開課學期
98-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系  
授課教師
孫效智 
課號
Phl1003 
課程識別碼
104 10601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普302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8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1ethics_philo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簡單地說,倫理學探討人應該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有怎樣的目標、做怎樣的行為。作為一種實踐哲學,倫理學可以說是最關乎人生、關乎生命的哲學學科。倫理學分兩部分,一是基本倫理學,一是應用倫理學。顧名思義,前者探討道德的本質與特性,並建構道德規範與道德判斷的基本理論。後者則探討各個實踐範疇中之道德課題,並以系統的方式建構適當的道德原則。本課程之內容不在探討應用倫理學的議題,而在於有系統地評介基本倫理學(Fundamental Moral Philosophy)的各種理論。 

課程目標
1)認識基本倫理學各種主張與看法。
2)透過對各種倫理學理論的同情理解及批判反省,增進學生對道德本質與特性的掌握。
3)增進學生建構與重構道德規範的能力。
4)探索道德判斷的方法理論,增進學生道德判斷的能力。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1) Shelly, Kagan. Normative ethics. Westview. 1998.
2) 孫效智,從倫理學行為理論談結果主義,文收:哲學雜誌,1995。
3) 孫效智,兩種道德判斷──論「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的區分,哲學論評,第19期,頁223-254,1996。
4) 孫效智,與他者的關係 --- 倫理學導論,刊於:沈清松主編,哲學概論,台北市:五南,2001。
5) 孫效智,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詭,台北:立緒,2002。
6) 孫效智,Intention-sensitive or -irrelevant Ethics?,摘要改寫自:孫效智. "On the Moral Irrelevance of Intention." 台大文史哲學報 56(2002b): 393-436。
7) 孫效智,給青年的一封信,人生三問,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1) Rachels, James.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4th. ed. Boston: McGraw-Hill. 2003.
2) Waluchow, Wilfrid J. The Dimensions of Ethics. Broadview Press. 2003.
3) 羅秉祥,道德兩難,難在哪裡?文收:科際整合之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2006: 245-262。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評量 
45% 
以open book 筆試方式為之,評量範圍即全學期上課內容。 
2. 
平時評量 
55% 
1)小組倫理個案研究(25%): 本課程將分20個小組進行特定倫理個案之研究。每一小組應針對普世性或台灣本土性之時事,擇定具倫理意涵之特定個案進行探討。進行方式如下: (1)小組經由討論確定個案,並收集相關資料。 (2)將個案帶到討論課討論,提出小組之看法並廣納同學意見。 (3)將各種意見彙整,並收集相關之倫理討論文獻,撰寫成倫理個案書面報告,於2009/12/22繳交。 (4)書面報告之撰寫,可以投稿至各報之民意論壇形式為之,如獲刊登,即斟酌加分;或可以一般報告形式為之,其字數不限。 (5)各組書面報告經篩選或抽籤,於2009/12/29 上課時由該小組負責主持,帶領倫理個案之系統性討論。 2)個人書面報告(20%): 個人報告內容應針對上課學習所得(不含討論課),撰寫摘要與心得報告。摘要之內容不得抄襲上課講義,應展現學習者統整理解之能力,以1 頁為度;心得報告文長以2 頁為度。個人書面報告應針對09/22-11/17之授課主題,擇一撰寫。報告繳交期限為2009/12/01。 3)上課表現(10%): (a)缺課:缺課時數達總上課時數1/5 至1/4 者(不含1/4),扣平時評量成績5%;缺課時數達總上課時數1/4 至1/3者(不含1/3),扣平時評量成績10%;缺課時數達總上課時數1/3 者,平時評量成績以0 分計算。 (b)曠課:1 次不假曠課扣平時評量成績20 分,2 次扣40 分,三次不假曠課,平時評量成績以零分論。請假需直接向老師說明並向課程助理登記。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15  課程導論及參考資料介紹 
第2週
09/22  人生三問與生命智慧 
第3週
09/29  倫理學導論(一) 
第4週
10/06  倫理學導論(二) 
第5週
10/13  二種道德判斷 
第6週
10/20  Intention-sensitive Ethics (1) 
第7週
10/27  Intention-sensitive Ethics (2) 
第8週
11/03  Intention-sensitive Ethics (3) 
第9週
11/10  問題與討論 
第10週
11/17  結果主義(一) 
第11週
11/24  結果主義(二) 
第12週
12/01  義務論 
第13週
12/08  義務論限制與門檻 
第14週
12/15  義務論限制進階探討 
第15週
12/22  宗教信仰與動機自律 
第16週
12/29  期末Q&A 與小組倫理個案報告(篩選或抽籤) 
第17週
2010/01/05  期末考 
第18週
2010/01/12  期末總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