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國學導讀上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Studies (1) |
開課學期 |
109-1 |
授課對象 |
中國文學系 |
授課教師 |
黃啟書 |
課號 |
CHIN1003 |
課程識別碼 |
101 14101 |
班次 |
01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新304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單號 總人數上限:50人 |
課程網頁 |
https://ceiba.ntu.edu.tw/course/3dc06a/index.htm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課程名稱:國學導讀
授課教師:黃啟書
授課對象:中文系一年級必修 |
課程目標 |
「國學」一詞,蓋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時,中國學者為回應強勢西方文化之挑戰,對傳統學術所作的系統整理和反思。狹義上保留了國學概念產生之初的基本含義;廣義上則不僅是一種學術體系,更代表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文化中之生活方式,乃至於價值體系。相較於其他文化而言;外人則多稱漢學、支那學或中國研究,但內容則多指稱現代(當代)之語言、政經社會研究為主。本課程所謂「國學」,即依遵循傳統國學導讀課程之範疇,由治學方法、四部要籍入手,引領初窺中文學徑之同學,了解傳統學術之浩翰範疇。
本課程教學對象以本國學士班為主,內容上則遵循一般國學導讀課程之範疇,期使學生能得到完整之國學知識培養,並對國際漢學有基本之認知。教學目標上,本課程在於引導同學認識研習國學的方法,並善用相關工具與知識;掌握中華固有文化縱向發展脈胳與橫向關連,建立進一步研讀各種古代典籍的基礎。培養同學正確認識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並面對當世課題能繼往而開來。此外,對於域外漢學研究成果,亦能比較中外文化異同,兼容海匯。
進行方式以課堂講授為主,並佐以多媒體教學,以及本校圖書館導覽與應用。 |
課程要求 |
作業內容以書影或提要作業為主。作業務於期限之內繳交完畢,逾時則一律不予計分。
進行方式,依同學實際狀況分組撰寫。評分時,除教師與助教評定外,亦由同學互評。如無法充分參與各組作業之討論、撰作以及期末評定者,請慎重考慮選修。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二) 課程輔助用書:
請參閱各課程主題之教學網頁。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