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字學乙上
Chinese Paleography (b)(1) 
開課學期
108-1 
授課對象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丁 亮 
課號
CHIN2001 
課程識別碼
101 211B1 
班次
01 
學分
2.0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普306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單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1CHIN2001_01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嘗試從現代符號學的觀點建立中國文字學的體系,內容據符號(sign)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與「歷時性」(Diachronicity)分上下兩學期教授:上學期以介紹中國文字的理論體系為主.理論自剖析傳統六書理論開始,益以現代符號學觀念,而以字法為核心,重新調理中國文字的理論結構與特性;下學期以介紹中國文字的歷史發展為主.介紹從遠古時期中國文字的起源開始,繼以文字的開展與衍變,而結以文字在現代的改革與創新.
上學期主介紹中國文字符號的共時理論(synchronic system),包括:
1.中國文字的特性
2.中國文字的構成成分
3.中國文字的理論架構
 

課程目標
本課程期望學生能對中國文字的理論與發展有一全面性的認識與掌握,做為瞭解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基礎.此外,尚可成為深入研究中國文字的起點. 
課程要求
本課程的教授分成觀念理解與知識學習兩個層次進行,是以除了上課講解外,亦將視情況規定作業練習,實際操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中國文字學》,龍宇純著,五四書店.
《文字學概要》,裘錫圭著,萬卷樓.
《文字學概說》,林尹著,正中書局.
《普通語言學教程》,索緒爾,弘文館.
《Peirce on signs》,Charles Sanders Peirce。。
《皮爾斯文選》,涂紀亮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編,文史哲出版社.
《說文解字注》,許慎著,段玉裁注,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說文新証》,季旭昇,藝文印書館。
《中國書法大字典》,台灣大通書局.
另有本人隨課程進行所寫之講綱與講稿與上列書籍配合使用.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40% 
 
2. 
平時 
10% 
(含作業練習、平時測驗、上課表現與上課筆記等等) 
3. 
期末考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12  課程介紹:中國文字文化凝聚、聖王道德、天命根源的特性,與廿一世紀的符號學平台。 
第2週
09/20  中國文字的符號體系 
第3週
09/27  指法(一)六書與字法 
第4週
10/03  指法(二)字法的類別 
第5週
10/10  國慶日放假 
第6週
10/17  指法(三)圖象法 
第7週
10/24  指法(四)指示法 
第8週
10/31  指法(五)象徵法 
第9週
11/07  能指(一)字形與字音 
第10週
11/14  期中考 
第11週
11/21  能指(二)字形的符號功能與辨義作用 
第12週
11/28  能指(三)字形的美學表現 
第13週
12/05  能指(四)辨義與美觀的互動 
第14週
12/12  所指(一)字義與容器式概念 
第15週
12/19  所指(二)典型式概念的類型 
第16週
12/26  系統(一)共時系統內的互動關係 
第17週
01/02  系統(二)共時系統的轉移
系統(三)共時系統的操作與社會功能 
第18週
01/09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