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語言學概論甲下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a) (2) |
開課學期 |
110-2 |
授課對象 |
中國文學系 |
授課教師 |
張麗麗 |
課號 |
CHIN1008 |
課程識別碼 |
101 212A2 |
班次 |
02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4,5(11:20~13:10) |
上課地點 |
普401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雙號 總人數上限:5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102CHIN1008_02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這門課將介紹語言各方面特性,以期充實學生語言方面的知識,並提升其語言覺察力。課堂上討論主題包括:語言本質、語義與語用、構詞、語音、社會中的語言、句法、音韻等等,以Fromkin, Rodman & Hyams 所著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第十版精簡版)為主要教材,並隨堂發放講義,學生亦可於上課前自行到NTU Cool網頁下載。
上下學期進度安排如下:
上學期:1語言概說、4語言的意義(期中考)、2構詞、5語音學(期末考)
下學期:7社會中的語言、3句法學(期中考)、6音韻學(期末考)
為求充分理解授課內容,課堂安排有小考、期中考、期末考,均為紙筆測驗。每章均有習題,習題解答列於NTU COOL,同學可自行參考。 |
課程目標 |
1. 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特性與基本規律
2. 充實學生語言學相關知識
3. 訓練學生分析日常語言
4. 培養學生語言覺察力 |
課程要求 |
1. 準時上課、不無故缺席。
2. 課前充分準備,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三 13:10~14:10 |
參考書目 |
1. 謝國平,2011,《語言學概論》第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2. 邵敬敏,2007,《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 謝富惠、黃惠如、洪媽益翻譯,黃宣範審閱,2011,《語言學新引》第九版,台北:文鶴書局。 |
指定閱讀 |
Fromkin, Rodman & Hyams 所著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第十版精簡版)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 |
40% |
或45%,期中考期末考佔比有兩種,採最佳成績計分 |
2. |
期中考 |
45% |
或40%,期中考期末考佔比有兩種,採最佳成績計分 |
3. |
小考 |
15% |
小考4次,取最佳3次成績計分,各佔5%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
第七章:社會中的語言(language in society),課前閱讀:279-287頁 |
第2週 |
|
第七章:社會中的語言,課前閱讀:287-301頁
小考1:漢語拼音 |
第3週 |
|
第七章:社會中的語言 ,課前閱讀:301-311頁 |
第4週 |
|
第七章:社會中的語言 ,課前閱讀:312-326頁 |
第5週 |
|
第三章:句法學(syntax),課前閱讀:課本77-85頁 |
第6週 |
|
第三章:句法學 ,課前閱讀:講義─漢語詞類概說 |
第7週 |
|
第三章:句法學 ,課前閱讀:講義─漢語重要詞類介紹
小考2:漢語詞類判定 |
第8週 |
|
第三章:句法學 ,課前閱讀:講義─漢語基本句子結構 |
第9週 |
|
第七章和第三章習題討論
小考3漢語句法結構判定 |
第10週 |
|
期中考 (範圍第七章、第三章) |
第11週 |
|
第六章:音韻學(phonology) ,課前閱讀:225 -235頁 |
第12週 |
|
第六章:音韻學 ,課前閱讀:235-241頁 |
第13週 |
|
第六章:音韻學 ,課前閱讀:241-251頁
小考4:漢語IPA |
第14週 |
|
第六章:音韻學 ,課前閱讀:251-264頁 |
第15週 |
|
第六章習題討論、學期報告討論 |
第16週 |
|
期末考 (範圍:第六章) |
第17週 |
|
期末考卷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