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四書甲下 FOUR BOOKS(A)(2) |
開課學期 |
95-2 |
授課對象 |
中國文學系 |
授課教師 |
徐聖心 |
課號 |
CHIN2034 |
課程識別碼 |
101 220A2 |
班次 |
E1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C,D(20:15~22:00) |
上課地點 |
普204 |
備註 |
群組必修C專書必修12學分以上先修科目:四書上或四書甲上(適用全校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6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1四書概說
錢穆:朱子讀書法(《學籥》)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
譚家哲:西方古文明性格略論,哲學雜誌8,199404
2論語總說:論語之作者,論語之結構與組織法、各篇提要,論語讀法
蔡振豐:《論語》所隱含「述而不作」的詮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28期,200112
3論語分篇選讀:〈為政〉〈公冶長〉
譚家哲:人不知而不慍,哲學雜誌6,199310
4論語課堂報告:〈里仁〉〈雍也〉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5孟子總說:孟子之結構、各篇提要,孟子讀法
程兆熊:孟子的氣概;四書大義
6孟子分篇選讀:〈梁惠王〉上,〈滕文公〉下,〈盡心〉上
李明輝:知言養氣章
7孟子課堂報告:〈告子〉上,〈萬章〉上
牟宗三:圓善論
8大學總說:大學的時代,大學之古本與改本,分章問題與錯簡脫落問題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第九、十章
王陽明:大學問
9大學分章釋與課堂報告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10中庸總說:中庸的時代,中庸之性格及其關注之問題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
11中庸分章釋與課堂報告
杜維明:論儒學的宗教性
12結語
|
課程目標 |
透過深入的思考、審問與生活體驗、反省,而能對本國文明有更深的了解。 |
課程要求 |
1上學期寫一篇文章摘要,第二學期寫一篇心得報告,列入期中考成績(20%)
2上課出席狀況,發言情形(包括問與答),及口頭報告,列入平時成績(15%)
3期末考以全學期教授內容為範圍,佔65%。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三 10:00~12:00 |
參考書目 |
朱子:四書或問
──四書精義
──四書章句集注
黎靖德:朱子語類
趙順孫:四書纂疏
孫奇逢:四書近指
陸隴其:四書講義困勉錄、松陽講義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四書訓義、四書箋解
程兆熊四書大義
(鵝湖)四書義理疏解
Ku Hung Ming(辜鴻銘):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The Conduct of Life,先知出版社,1976/5
J. Legge (理雅各)The Four Books ,臺北:文化圖書公司
安樂哲、羅思文:《論語》的哲學詮釋,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