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兩漢史傳故事選一 Selected Readings in Historical stories of the Han DynastyⅠ |
開課學期 |
110-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國際學生學士班 |
授課教師 |
黃啟書 |
課號 |
CHIN2256 |
課程識別碼 |
101 2271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1,2(8:10~10:00) |
上課地點 |
博雅312 |
備註 |
限國際學生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1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101CHIN2256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兩漢史書如《史記》、《漢書》、《後漢書》等,著於漢代,或載錄漢代故實。與《三國志》合稱四史,為歷代正史中最為人重視者。但由於兩漢文辭典雅簡潔,如不諳文言文者,並不容易通讀。本課程即針對國際學士班同學設計,以《史記》、《漢書》、《後漢書》為文本,選讀其中饒富意涵之歷史故事。一則培養同學研讀兩漢史傳散文之語文基礎與興趣,同時強化同學對於傳記、敘事文學之寫作能力。 |
課程目標 |
進行方式,則以課堂講授為主,並佐以多媒體教學。選修同學則需額外閱讀相關資料以利參與課堂討論。
本課程透過兩漢史傳名篇的選讀與分析,期能達成:
1. 在教師講授引導下,能自行研讀點校本且有注解的史傳散文(文言文)。
2. 能領悟所選史傳文本所寓含之意旨,於生活中實踐。
3. 透過故事之情節描述與人物刻畫技巧,能以白話文重新生動地講述一則歷史故事,進而以白話文傳記或故事寫作。
關鍵詞:史記、漢書、後漢書、傳記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將直接閱讀具有標點之文言文文本。同學宜自行評估語文能力修習。
另課程進行中,除例行之期中、期末考試外,尚有課堂報告、作業。無法配合課程進行者,選修前請慎重考慮。
本課程成績評量︰課堂報告20%,作業25%,期中考20%,期末考25%,互評及出席率10%。
本課程因應疫情之說明:https://youtu.be/EGSkfZSXcEA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1997)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蘭臺,2001) |
指定閱讀 |
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顧頡剛等分段標點,《史記》(三家注)(北京:中華,1985)
班固,《漢書》(顏師古注)(臺北:鼎文書局影印,1991)
范曄,《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影印,1978)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報告 |
20% |
|
2. |
作業 |
25% |
|
3. |
期中考 |
20% |
|
4. |
期末考 |
25% |
|
5. |
互評及出席率 |
1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
《史記》概說 |
第2週 |
|
《史記‧伯夷列傳》采薇而歌 |
第3週 |
|
《史記‧伯夷列傳》采薇而歌 |
第4週 |
|
《史記‧管晏列傳》其御之妻 |
第5週 |
|
《史記‧管晏列傳》其御之妻 |
第6週 |
|
《漢書》概說 |
第7週 |
|
《漢書‧朱雲傳》朱雲折檻 |
第8週 |
|
《漢書‧朱雲傳》朱雲折檻 |
第9週 |
|
期中考 |
第10週 |
|
《漢書‧龔遂傳》龔遂治民 |
第11週 |
|
《漢書‧龔遂傳》龔遂治民 |
第12週 |
|
《後漢書》概說 |
第13週 |
|
《後漢書‧酷吏列傳》強項董宣 |
第14週 |
|
《後漢書‧酷吏列傳》強項董宣 |
第15週 |
|
《後漢書‧楊震列傳》楊震四知 |
第16週 |
|
期末考(另有二週線上教學補充,總計上課時數18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