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國文學史上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1) |
開課學期 |
111-1 |
授課對象 |
中國文學系 |
授課教師 |
黃奕珍 |
課號 |
CHIN2003 |
課程識別碼 |
101 25101 |
班次 |
01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普302 |
備註 |
下學期由蔡祝青先生授課。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雙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依以下單元順序進行:
1.文學史導論:文學史的由來、形式及研究方法
2.歷代文學史重要論題講授及討論
此一部分按朝代分列討論的議題,除了以作品為輔來研讀教科書外,
另外補充相關的論文講義。
3.總結討論、作業分享 |
課程目標 |
1.能具備中國文學史的基本知識。
2.能閱讀及詮釋文學史論著。
3.能以正確的方法探討文學史的課題。 |
課程要求 |
四.作業及評量
上學期:口頭報告25%、讀書報告25%、期中及期末考各25%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3小時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口頭報告 |
25% |
1.每5-6人一組,依課程進度之討論主題擇一報告並與同學討論。
2.每組在報告前須做準備,請依分組報告進度表依序和老師討論報告內容、列明報告大綱,討論當週並須製作2頁以內的講義。
3.講義另須包含二個問題及及所依據的材料(四項以內)。
4.每位同學皆須上臺報告,各個組員報告份量宜相當。工作量之估算、進度之擬定、內
容之撰寫等皆由全組合作完成。另,組長有責任維持預定的進度並向老師報告。
|
2. |
讀書報告 |
25% |
1.請自選一部中國文學史論著與葉慶炳先生的著作進行比較。
2.請先選擇一種文體或一時段,比較其內容、構成方式與在全書中之重要性。
3.再以此為基礎,嘗試析論文學史之構成要素並提出你認為較理想
或較富新意的文學史寫作形態。
須標明:
1.所選之中國文學史論著
2.所選擇的文體或時段
3.內容、構成方式與在全書中之重要性分項列出
4.文學史之構成要素
5.較理想或較富新意的文學史寫作形態
|
3. |
期中考 |
25% |
題型為配合題,簡答題與申論題 |
4. |
期末考 |
25% |
同期中考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8 |
課程簡介,分組
|
第2週 |
9/15 |
第一、二講 文學史的由來形式及研究方法、《詩經》的寫作及內容 |
第3週 |
9/22 |
第三講 春秋戰國的散文成就 |
第4週 |
9/29 |
第四、五講 《楚辭》的風格及其影響 |
第5週 |
10/6 |
第六、七講 《史記》的文學價值 |
第6週 |
10/13 |
第八講 漢代樂府詩與古詩十九首 |
第7週 |
10/20 |
第九、十講 建安與兩晉詩歌 |
第8週 |
10/27 |
第十一、二講 南朝文學的流變與詩歌創作 |
第9週 |
11/3 |
期中考 |
第10週 |
11/10 |
第十一、三講 北朝文學與南朝的文學批評 |
第11週 |
11/17 |
第十四講 魏晉南北朝小說的主要內容 |
第12週 |
11/24 |
第十五、十六講 唐詩的分期與初唐詩的地位
盛唐山水田園詩派 |
第13週 |
12/1 |
第十六講 盛唐邊塞詩派
盛唐:李白 |
第14週 |
12/8 |
盛唐:杜甫 |
第15週 |
12/15 |
第二十講 唐傳奇 |
第16週 |
12/22 |
期末考 作業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