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詩選及習作甲下 Readings in Chinese Poetry with Writing Practice (a)(2) |
開課學期 |
104-2 |
授課對象 |
中國文學系 |
授課教師 |
劉少雄 |
課號 |
CHIN2008 |
課程識別碼 |
101 271A2 |
班次 |
01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文16 |
備註 |
限學號尾數1、4、7、9、0。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42CHIN2008_0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中國古典抒情詩,文辭優雅,情意深摯,別有一種婉麗動人的韻味。詩中以各種形式歌詠人間情誼,或表現為沉重的或輕鬆的、溫柔的或熱情的,在不同時代透過不同的詩歌體製展現出多樣的姿貌。尤其是先秦到漢魏六朝的民間歌謠及一般文人的創作,更能以自然生動的筆觸,譜寫了中國情詩中一頁充滿著美麗與哀愁的樂章,深切的感動著世世代代的讀者。
詩可以興觀群怨,詩也可顯露才情,涵養性靈,更能反映時代精神,見證詩人開拓生命意境的努力。詩,更展現了文辭最精醇優美的姿態。中國詩歌的抒情美感,在唐宋時期作家自覺的創作過程中,有更具體而深刻的展現。賦詩的人,有著個別的生命內涵,才華學問,以及不同的生涯際遇,他們緣情興感,因事而發,便有著相應的情辭體勢,各異其貌。而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則在語言與境界的探索上,推陳出新,樹立典範。
「詩選及習作」屬中文系的必修課程。本班次之教學重點,在於體察中國詩人之情和中國詩歌之美。透過選讀不同作家、時代、題材、風格、流派的古典詩,希望同學能充分了解中國詩歌的演進發展,認識詩體的美感特質,並在賞讀之餘,學習寫作,以體察古人之用心,豐富一己對中國文字聲情與詞情之美的體認。
本課程擬以詩體為經,以名家為緯,大致依時序選讀名篇,兼顧多種題材。選材始於詩經,以迄唐宋詩。第一單元講授先秦至六朝之古體,分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四類;第二單元講授唐宋詩,分若干主題選讀名篇,並就重要詩人作深入的詮釋。講授重點在精讀文本,兼顧內外緣因素,剖析其文辭技巧、內容意境,並比較歸納各體之形式內容,辨析文體與人情之關係。
習作部分,則編有講義,指導同學寫詩之門徑,由分辨四聲到造句構篇,循序漸進,教導同學認知各項創作準則。
|
課程目標 |
詩的欣賞不只是瞭解詩的意義,更是一種感動的歷程。本課程上學期主要選讀先秦漢魏六朝詩,由詩經、樂府到古詩,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創作,分析四言、雜言與五言詩各別的形式意義與抒情特質;下學期主要選讀唐代自然山水、閨怨與邊愁、友情與親情等題材的詩歌,接著依次論述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隱等五大詩人的古近體詩,尤其著重介紹他們獨特的風格和藝術成就,最後介紹唐宋絕句。希望同學能充分了解中國詩歌的演變勢態,體察中國詩人的情意世界及其開創的人文天地,並豐富一己對中國文字聲情與詞情之美的體認。
|
課程要求 |
一、學生須在課前預習每週上課內容,閱讀相關資料。
二、學生要準時交作業,不要隨便蹺課。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請先email和老師預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兩漢文學史參考資 料》,《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
鄭文惠等選注:《歷代詩選注》,臺北:里仁書局,1998。
余冠英選注:《樂府詩選》,臺北:華正書局,2003。
朱自清:《古詩十九首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1。
余冠英選注:《唐詩選注》,臺北:華正書局,2006。
金性堯注:《唐詩三百首新注》,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卞孝萱、朱崇才注譯:《新譯唐人絕句選》,臺北:三民書局,2003。
錢鍾書:《宋詩選註》,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金性堯選注:《宋詩三百首》,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
吳宏一:《從詩歌史的觀點選讀古詩》,臺北:臺灣書店,2000。
方瑜:《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漢魏古詩選》,臺北:洪健全基金會,2001。
蔡信發、沈謙編著:《詩詞曲賞析》,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2。
張夢機、顏崑陽編著:《江南江北─唐詩》,臺北:時報出版公司,2000。
陳友冰、楊福生:《宋人絕句賞析》,臺北:正中書局,1996。
呂正惠編:《唐詩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8。
繆鉞:《詩詞散論》,臺北:開明書店,1977。
葉嘉瑩:《迦陵談詩》,臺北:三民書局,2010。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柯慶明:《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
劉少雄:《讀寫之間─學詞講義》,臺北:里仁書局,2006。
|
指定閱讀 |
一、上學期用講義:「先秦漢魏六朝詩選」。
二、下學期用課本: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臺北:里仁書局。
三、習作用韻書:《詩韻全璧》,臺北:學海出版社。
四、另編印「古典詩寫作指引」、詩學論著目錄及詩學評論等資料,供同學參考。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習作(二) |
20% |
古典詩寫作練習。 |
2. |
平時習作(一) |
20% |
讀詩札記。 |
3. |
期末報告 |
30% |
指定範圍,撰寫心得─考核分析歸納的能力。 |
4. |
期中考試 |
30% |
詩句解釋與詩篇賞析─測驗賞讀詮釋的能力。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2 |
古詩 |
第2週 |
2/29 |
放假 |
第3週 |
3/7 |
寫景─唐人自然山水詩選讀 |
第4週 |
3/14 |
寫景─唐人自然山水詩選讀 |
第5週 |
3/21 |
言情─唐詩中的閨怨與邊愁 |
第6週 |
3/28 |
言情─唐詩中的閨怨與邊愁 |
第7週 |
4/4 |
放假 |
第8週 |
4/11 |
天涯若比鄰─談唐詩中的友情 |
第9週 |
4/18 |
天涯若比鄰─談唐詩中的友情 |
第10週 |
4/25 |
【期中考試】 |
第11週 |
5/2 |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詩選讀 |
第12週 |
5/9 |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詩選讀 |
第13週 |
5/16 |
名豈文章著─杜甫詩選讀 |
第14週 |
5/23 |
名豈文章著─杜甫詩選讀 |
第15週 |
5/30 |
春蠶到死絲方盡─李商隱詩選讀 |
第16週 |
6/6 |
春蠶到死絲方盡─李商隱詩選讀 |
第17週 |
6/13 |
此恨綿綿無絕期─細讀長恨歌 |
第18週 |
6/20 |
唐宋絕句之美 【交期末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