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訓詁學下 Semantics (2) |
開課學期 |
100-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
授課教師 |
張寶三 |
課號 |
CHIN4002 |
課程識別碼 |
101 41102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普502 |
備註 |
限學士班四年級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8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訓詁學為古籍語義解釋之學,主要授課內容包括︰訓詁學之性質、訓詁體式、訓詁方法、訓詁術語、訓詁實例習作及訓詁學發展簡史等等。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對訓詁理論及實踐之理解,進而對於閱讀古籍及研究古代學術皆能有實際之助益。 |
課程要求 |
需修過文字學及聲韻學。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四 12:30~14:00 |
參考書目 |
周大璞《訓詁學》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 山西教育出版社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 華正書局重排本
宋金蘭《訓詁學新論》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建國《漢語訓詁學史》 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師以仁《中國語文學論集》 東昇出版社
劉文清〈訓詁學新體系之建構〉 《文史哲學報》62期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33% |
|
2. |
期末考 |
33% |
|
3. |
平時成績 |
34% |
包括出席情形、上課表現、作業、報告等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3 |
課程大綱 |
第2週 |
3/01 |
訓詁方法三—聲訓 |
第3週 |
3/08 |
訓詁方法三—聲訓 |
第4週 |
3/15 |
訓詁方法三—聲訓 |
第5週 |
3/22 |
訓詁方法三—聲訓 |
第6週 |
3/29 |
訓詁方式與術語 |
第7週 |
4/05 |
訓詁方式與術語 |
第8週 |
4/12 |
訓詁方式與術語 |
第9週 |
4/19 |
訓詁方式與術語 |
第10週 |
4/26 |
期中考 |
第11週 |
5/03 |
訓詁之原則與應避免之弊病 |
第12週 |
5/10 |
訓詁之原則與應避免之弊病 |
第13週 |
5/17 |
訓詁學簡史 |
第14週 |
5/24 |
訓詁學簡史 |
第15週 |
5/31 |
訓詁學簡史 |
第16週 |
6/07 |
訓詁學簡史 |
第17週 |
6/14 |
訓詁學簡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