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大學國文:文學鑑賞與寫作(一)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Writing (I) |
開課學期 |
112-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高嘉謙 |
課號 |
CHIN8012 |
課程識別碼 |
101 80110 |
班次 |
01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普405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3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所屬領域:文學鑑賞與寫作
主題設計:「自我與他者」、「個人與社會」
課程名稱副標題:「大學國文:文學鑑賞與寫作(一)」
1..課程內容:本課程對現代華文小說領域做主題性介紹與作品選讀。在歷時性的小說發展脈絡之外,提醒學生以主題性的方式重點認識各時期、各地區小說發展的面貌與時代意義,期許學生在認識作家、作品的同時,進一步對作品展開情境式的理解與討論,建立動態的文學閱讀概念,進而掌握思辯與表述能力。選讀作品包括台灣、中國、新馬、香港、北美等地區華文小說,兼及其他類型文本。主題設計包括「五四經典」、「青春與成長」等。
2.教學特色:本課程選擇不同的文學作品與類型進行細讀,同時透過「主題意識的形成」、「分析與思辯」、「對話與論述」三個層面的引導,掌握分析、詮釋與思辯的寫作要旨,透過充分討論與系統性的寫作練習,增進學生思考及表達能力。
課程將視實際授課狀況做必要調整。 |
課程目標 |
1. 藉由實作與討論,使學生能逐步掌握議論、說明、描寫、敘事或抒情等各種類型的寫作要點。
2. 訓練學生邏輯推理、議題分析的基本技能,熟悉轉化知識或日常經驗的論述和表?能力。
3. 通過各種代表性文本的精讀、解析及詮釋,加強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涵養。
4. 以議題為導向,充實文體知識,使學生熟習各類文篇之主題類型、篇章結構與修辭方法。 |
課程要求 |
(一) 本課程將自編講義及推薦若干參考書籍,修課同學在開學期間自行購買。
(二) 講義務必課前預習,個人作業必須自行完成,勿直接傳抄、下載網路資料或抄襲。否則不予計分。
(三) 每學期需繳交書面作業及個人口頭報告。無特殊理由而遲交者不予計分。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電郵預約 |
參考書目 |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小說選: 1970-2004世界中文小說》,台北:下遠見出版,2005。
鄭樹森主編,《現代中國小說選》,台北:洪範出版,1989。
梅家玲、郝譽翔主編,《台灣現代文學教程:小說讀本》,台北:二魚出版社,2002。
沈從文,《沈從文傳記》,台北:聯合文學,2008。
李永平,《李永平自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
指定閱讀 |
自編講義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 |
50% |
期末考 |
2. |
作業 |
40% |
三份作業 |
3. |
課堂參與 |
10% |
此項評分將曠課情形及課堂表現納入考量。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以錄影輔助 |
作業繳交方式 |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08 |
說明課堂大綱 |
第2週 |
9/15 |
五四經典:張愛玲小說選讀 |
第3週 |
9/22 |
五四經典:張愛玲小說選讀 |
第4週 |
9/29 |
中秋節 |
第5週 |
10/06 |
五四經典:沈從文小說選讀 |
第6週 |
10/13 |
五四經典:沈從文小說選讀 |
第7週 |
10/20 |
主題意識的形成+寫作指導 第一份作業 |
第8週 |
10/27 |
五四經典:魯迅小說選讀 |
第9週 |
11/03 |
五四經典:魯迅小說選讀 |
第10週 |
11/10 |
講座 |
第11週 |
11/17 |
分析與思辯+寫作指導 第二份作業 |
第12週 |
11/24 |
青春與成長:日據/台灣小說選讀:張文環、郝譽翔 |
第13週 |
12/01 |
青春與成長: 當代大陸小說選讀:莫言、余華 |
第14週 |
12/08 |
青春與成長:當代馬華小說選讀:黎紫書、李永平 |
第15週 |
12/15 |
對話與論述+寫作指導 第三份作業 |
第16週 |
12/22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