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大學國文:先秦兩漢文選上
Readings in the Pre-Chin and Han Literature(1)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中國文學系  
授課教師
丁 亮 
課號
CHIN1083 
課程識別碼
101 81011 
班次
01 
學分
3.0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文18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號單號
總人數上限:3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名「大學國文」,實乃本系二年級「歷代文選」相關之必修科目,選讀之文章以先秦和兩漢為主。課程內容,根據這兩個時期文學發展的歷史特性,參酌古今著名選本,精擇重要作品,列舉必讀篇目,再從中選取作品詳細講解或討論。首先,先秦兩漢的歷史散文、諸子散文,最為後世看重,為求與本系開設的相關專書有所區隔,除慮及其成書之性質外,特從篇章概念,探討所選作品的文學性。其次,兩漢各類文章漸富,已具後代所謂「文集」之實,而在先秦亦不乏獨立的篇章,相應於魏晉以後文體(類)觀念之形成自有其意義,其中亦有若干名篇,其結構特性與實用目的均值得探索。此外,若提及一代之文學,漢賦之為韻文,古來樂稱之作品不少,而溯其源流,除了屈原,又不能不讀荀卿、宋玉的賦篇。以上三者,乃是本課程選文的側重點。
實際內容,則以中道觀點為核心,以上古文化關注的性命、道德、教學為主,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及「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軸,進行論述。 

課程目標
本課程之宗旨,要在訓練學生精讀作品,理解作家作品的體性,隨時具備方法論的反思,以便尋求合理有效的解釋;期望培養其專業能力,思索與文學相關聯的多種有意味的問題。因此,教學時不但詮釋作品,亦將在現代符號學立場上,對此詮釋展開後設性思考。一旦知曉詮釋者亦在詮釋的操作中,則詮釋者對其自身之詮釋觀點與模式,亦當有所理解。 
課程要求
上下學期均由教師講授,學生另須閱讀指定的相關作品或資料。每學期至少撰寫作文兩篇,共四篇。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請參課堂講義 
參考書目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台北,大安出版社。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台北,大安出版社。
李善等:《增補六臣註文選》,台北,華正書局。
高步瀛:《先秦文舉要》、《兩漢文舉要》,北京,中華書局。
游國恩編選:《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台北,里仁書局;北京,中華書局。
過珙:《古文評註》,台南,經緯書局。
林雲銘:《古文析義》,台北,廣文書局。
謝冰瑩等註釋:《古文觀止》,台北,三民書局。
朱一清主編:《古文觀止鑒賞集評》,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30% 
 
2. 
期末考 
30% 
 
3. 
作業一 
20% 
請參作業一說明 
4. 
作業二 
20% 
請參作業二說明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5  課程介紹 1.中國古代文字、文學與文化 2.現代學術中符號、自我與詮釋 
第2週
9/12  〈中庸〉〈大學〉選讀 
第3週
9/19  〈中庸〉〈大學〉選讀 
第4週
9/26  《詩經》選讀 
第5週
10/3  《詩經》《書經》選讀 
第6週
10/10  國慶日放假 
第7週
10/17  《書經》選讀 
第8週
10/24  期中考 
第9週
10/31  《易經》選讀 
第10週
11/7  《易經》選讀 
第11週
11/14  《老子》選讀 
第12週
11/21  《老子》《論語》選讀 
第13週
11/28  《論語》選讀 
第14週
12/5  《管子》選讀 
第15週
12/12  《管子》選讀 
第16週
12/19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