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現代文學與文化 Taiwan Modernist Fiction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梅家玲 |
課號 |
CHIN2061 |
課程識別碼 |
101 166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普205 |
備註 |
選修兼為通識A1*。。A1*:文學與藝術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8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1modernlit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通識課程旨在將文學與文化研究相結合,引導學生就中國現代文學與新文化發展進行整全性了解。講授內容除文學文本外,同時也涵括文化現象及相關史料。課程分成三大部分:(一)觸摸歷史、進入五四;(二)遊走文學、探索城市;(三)扮裝現代、表演中國。透過對二十世紀文化轉型期的介紹,培養學生省思當前文化與面對未來社會變遷的智識與能力。
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是知識份子必備的特質,亦是本通識課程重要的訓練目標。在做法上,借鑒西方理論及引介史學方法,以期在文學文本、文化現象以及理論、史料的多方對話,並於課程中善用TA制度,由TA帶領學生針對課程及其衍生問題作討論,學習如何表達、批判。藉由同儕的交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對知識的看法。在課堂討論之外,也鼓勵學生走出教室,由TA引導學生透過對當時報刊資料、影劇史料的搜尋、閱讀、觀賞與再創作,引領學生走入當時的社會情境,觀察特殊的文化現象。從做中學,親手處理問題,以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多元而開闊的學術視野,激發終身學習的動力與自我反省能力。
課程分成三大專題:「觸摸歷史,進入五四」、「遊走文學,閱讀城市」、「扮裝現代,表演中國」,循序進行。學生每二十人分為一小組,按照課程進度,在專屬TA輔導下,進行問題討論以及活動計畫。我們將透過探究式教學法、創造式問題解決模式引導學生從遊戲過程中,找到自己不了解的問題,教師利用資訊科技的配合教學與TA的引導討論,適時的穿針引線,讓學生建構自己的學習檔案資料,引發其關心現代文學、文化發展的興趣,培養欣賞、研究現代文學、文化的能力。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就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發展進行整全性了解,並且培養學生感知、思辨、想像、創造、審美的能力。
課程理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鼓勵主動學習,發揮創意,團隊合作。
二,人盡其才,尊重每位學生的個人特質,並據以開發學習潛能,期使自我
建構與創造
課程特色:
•落實TA制度,由教學助理協助教師進行教學及學生學習,帶領小組討論及協助完成(個人及團體)作業
•三堂課程,前兩堂由教師講授,後一堂由TA帶開,進行分組討論
•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發揮創意,以及團隊合作
•自編教材,以利教學(講義篇目附後)
•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創造式問題解決模式
•設置各種獎項,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期末頒獎
•藉由特殊作業設計,引導學生從遊戲過程中學習
•無期中期末考試。學期成績,將視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及作業成績而定
•設置專屬課程網頁配合課程教學,另將網路「部落格」與課程網頁結合,以
利小組討論與作業觀摹
作業設計:
• 作業精神:以趣味、創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考力與觀察事物的敏銳力
• 分個人作業與團體作業兩部分
一、個人作業
每週創作評論寫作
報刊雜誌觀察心得
名家演講側記與訪談
此項作業旨在訓練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思考與書寫能力
二、團體作業:「成果展現」(至少任擇其一)
選擇一:期刊編輯實習
選擇二:現場多元展演
編劇與表演
多媒體製作拍攝
其它任何具有創意的展現方式
此項作業旨在旨在鼓勵合作完成共同成果,一方面使修課學生得以人盡其才,各展所長;另一方面,則期使眾志成城,讓學生們在人際互動中實踐生命的交感,情意的交流,完成自我的實踐與成長
|
課程要求 |
評量方式與評分標準
• 平時成績(平時討論、每週評論寫作、報刊觀察心得、講演討論記錄等): 50%(含期刊作業:10%;每週評論:20%)
• 期末作業(成果展出):40%
• 小組成員互為評分:10%
說明:1.「每週創作評論」目的在鼓勵同學深度評論、創意寫作──它的操作方式是:自學期第五週開始,連續十週,每週配合課程內容,提出兩個作業題目(創作性與評論性各一),要求學生擇一撰寫,一週內交出。但求言之有物,不必長篇大論。之後,由教師及TA群們共同評選,其中最優秀的三、四篇作品,期末將頒發「每週創作評論獎」。作品除了將掛上課程網頁,以供觀摹外,並由輪職TA逐篇撰寫得獎簡評,說明其優點特色。
2.「刊物編輯」擬收錄本課程所有的精華與成果,每一專題小組各由專人負責編輯與該組成果相關的部分,再匯集作為全班的共同成果。刊物內容將選擇性地收錄同學的作業(如雜誌發刊詞、雜誌之觀察)、授課老師與學者的演講、小組討論等。
3.「現場多元展演」則透過情境演出、音樂表演、戲劇演出、影片拍攝等方式呈現與其專題組相關的成果,以期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個人創意與團隊合作的具體實踐。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 |
50% |
• 平時成績(平時討論、每週評論寫作、報刊觀察心得、講演討論記錄等): 50%(含期刊作業:10%;每週評論:20%) |
2. |
期末作業(成果展出) |
40% |
|
3. |
小組成員互為評分 |
1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 |
導論:五四運動及其在中國文學與文化史上的意義 |
第2週 |
9/20 |
新青年與新文化運動:蔡元培、胡適、傅斯年 |
第3週 |
9/27 |
新青年的「終身大事」──文化實踐與文學創作中的愛情與婚姻 |
第4週 |
10/04 |
學者演講 |
第5週 |
10/11 |
五四文學:社團、刊物與文學創作 |
第6週 |
10/18 |
閱讀新文學,想像新時代(一):新詩 |
第7週 |
10/25 |
教學活動:圖書館老期刊探索之旅 |
第8週 |
11/01 |
學者座談 |
第9週 |
11/08 |
閱讀新文學,想像新時代(二):小說 |
第10週 |
11/15 |
校慶停課 |
第11週 |
11/22 |
城市與文學:海派與京派 |
第12週 |
11/29 |
海派文學與現代都市文化(一):穆時英 |
第13週 |
12/06 |
海派文學與現代都市文化(二):張愛玲 |
第14週 |
12/13 |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一):凌叔華 |
第15週 |
12/20 |
京派文學與鄉土中國(二):沈從文 |
第16週 |
12/27 |
現代話劇與話劇文學概論&劇作經典(《雷雨》)選讀 |
第17週 |
1/03 |
期末展演&總結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