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視覺文化導論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學程  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張小虹 
課號
FL2124 
課程識別碼
102 3412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普102 
備註
兼通識A1*。
總人數上限:200人
外系人數限制:1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92visualculture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視覺乃當前快速變動世界的關鍵主宰力量,從哲學思考的視覺中心、科學的知識建構、旅遊觀光的視覺化到社會秩序的監控,無一不與視覺機制緊密扣連。本課程採導論方式,介紹當代視覺文化的相關研究議題,將分別從繪畫、廣告、攝影、電影、數位文化等不同面向,帶領學生理解其歷史發展與理論脈絡,並以台灣當下日常生活的視覺經驗為思考與實踐的切入點。 

課程目標
1. 掌握當代視覺文化研究的動態圖示
2. 激發學生對身處台灣社會文化的理解力與敏感度
3. 培養學生抽象思考的能力與創造想像的動量
 
課程要求
1.準時出席
2.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小組活動
3.定時繳交課堂作業與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8:30~20:30 備註: by appointment 
指定閱讀
指定教科書:《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翻譯,台北:臉譜,2009。
Sturken, Marita and Lisa Cartwright.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彙整於總圖教授指定參考書區):
1.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2.
2.《看的方法: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陳志梧譯,台北:明文,1989。
3. Berger, John. About Looking.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0.
4.《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台北:遠流,1998。
5. Sontag, Susan.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77.
6.《論攝影》,黃翰荻譯,台北:唐山,1997。
7. Sontag, Susan.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New York: Picador, 2004.
8.《旁觀他人之痛苦》,陳耀成譯,台北:麥田,2004。
9. Barthes, Roland. Camera Lucida: Reflections on Photography. Trans. by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0.
10.《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季刊,1995。
11. Jay, Martin.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2. 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13. Pierre Bourdieu著,蔡筱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2000。
14. Bettyann H. Kevles著,楊玉齡譯,《露骨—醫學造影檔案》(Naked to the Bone: Medical Imagin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台北:天下文化,2000。
15. Stam, Robert.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0.
16.《電影理論解讀》,陳儒修、郭幼龍譯,台北:遠流,2002。
17. Sturken, Marita and Lisa Cartwright.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8.《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翻譯,台北:臉譜,2009。19. 陳傳興,《銀鹽熱》,台北:行人出版社,2009。
20. Mirzoeff, Nicholas.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9.
21. Nicholas Mirzoeff著,陳芸芸譯,《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文化,2004。
22. Rose, Gillian.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London: Sage, 2001.
23. Gillian Rose著,《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2006。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作業 
20% 
每篇800-1000字,每人共計繳交兩篇,將分別於三月初與四月初第一堂課,公佈該月之作業題目(將以學期當下的藝術展演或文化事件為主,請修課學生援引課堂上所習得的相關視覺理論進行分析),並於三月底與四月底最後一堂課繳交書面作業。 
2. 
期中考 
30% 
考試範圍:《觀看的實踐》已授章節與課堂補充教材。 
3. 
期末小組報告 
50% 
以小組為單位(6-10人,每組至少包括三個以上不同科系),議題自選,但研究方法需援自課堂所學。分組名單繳交期限3/21,期末小組報告書面大綱繳交期限5/9。期末小組口頭報告每組10分鐘,書面報告每組中文5000字左右或英文10-15頁double space,繳交期限為6/13。 
4. 
個人參與表現 (extra 10%) 
10% 
以課堂出席,課堂個人案例報告,課堂討論發表意見,教學網頁討論區發表文章等為評分標準,加減分範圍1-10分。欲參與課堂案例報告者,請於前一週上課時向助教登記,並於上課前一週之星期五前將報告大綱傳給助教,每週案例報告人數上限為3位,每位10分鐘。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1  課程簡介: 視覺研究的象與像 
第2週
2/28  國定假日 
第3週
3/07  單元一:繪畫的藝術構成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1章「影像、權力和政治」_____參考資料:《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_____公佈三月份期中作業題目  
第4週
3/14  單元二:繪畫的性別、權力、慾望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2章「觀看者製造意義」_____參考資料:《看的方法: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第三章 
第5週
3/21  電影放映:《驚魂記》(Psycho)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3章「觀賞、權力與知識」_____繳交期末小組報告分組名單 
第6週
3/28  單元三:電影的影像生成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4章「複製與視覺科技」_____參考資料:《電影意義的追尋》第十章_____繳交三月份期中作業 
第7週
4/04  國定假日 
第8週
4/11  單元四:電影的符號與徵候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5章「大眾媒體與公共領域」_____參考資料:《電影理論解讀》選錄_____公佈四月份期中作業題目 
第9週
4/18  單元五:攝影的影像複製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6章「消費文化和製造慾望」_____參考資料:《論攝影》第一章 
第10週
4/25  單元六:攝影的美學�政治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7章「後現代主義和流行文化」_____參考資料:《明室:攝影札記》52-71, 81-101_____繳交四月份期中作業 
第11週
5/02  期中考
 
第12週
5/09  單元七:當代科技與觀看技術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8章「科學觀看,觀看科學」_____參考資料:《露骨—醫學造影檔案》選錄_____繳交期末小組報告書面大綱 
第13週
5/16  單元八:虛擬真實與日常生活_____閱讀資料:《觀看的實踐》第9章「視覺文化的全球流動」_____參考資料:《視覺文化導論》第三章 
第14週
5/23  專題討論與期末分組課堂報告 I
 
第15週
5/30  專題討論與期末分組課堂報告 II 
第16週
6/06  國定假日 
第17週
6/13  課程總結:視覺文化的行動批判_____繳交期末分組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