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魏晉南北朝史 History of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
開課學期 |
106-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歷史學系 |
授課教師 |
甘懷真 |
課號 |
Hist2223 |
課程識別碼 |
103 1043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1 |
備註 |
A(中國史)群組。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61Hist2223_wjsnhis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是作為台大歷史系中國史的進階課程,修課學生在大一、二的中國史必修課程的基礎上的選修斷代史。魏晉南北朝史作為一門斷代史,是中國史自身的學科分類。其標準年代是從漢末「三國」形成至隋統一中國,即189年董卓軍團攻陷首都洛陽至589年隋文帝征服南朝之陳,恰好四百年。當然, 在授課時,時代的區分不會如此一刀兩斷,重點會置於漢(帝國)的崩潰與隋(帝國)的成立,故相關課題也會列入討論。課程以教師演講為主,並排入討論課,由教師主持討論。有期中報告與期末考。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內容有三。一,魏晉南北朝史是一個成熟的學科,已有許多重要課題,我們會加以討論,如分裂的時代,士族的政治社會,玄學、禮學與佛學等學術思想史課題,村落與反亂等。二,作為中國史的分科,我們也會以魏晉南北朝的諸事實討論中國史整體的大問題。三,史學發展日新月益,中國史在近十年來更是一日千里。本課程也希望能以新的觀點與想法,引導學生與教師共同思考新的歷史學研究的可能性,以銜接學生未來更專精與宏觀兼具的研究。
課程目標有三。一是培養中國史尤其是魏晉南北朝史的專業研究人才。二是訓練史學研究的進階能力,尤其是史料閱讀與寫作。三是如何在歷史學中思考人所面對的諸問題。 |
課程要求 |
一,具備大一(或含大二)中國史基礎課程以上的史學能力。二,視歷史學、中國史為一門科學與學科(science, displine),願意從學術性的研究方法的立場探討歷史學。三, 除非有正當請假原因,願全程出席上課。四,每一講有指定閱讀讀物。教師會提供每講書面講義。五,期中作業是學習報告,教師會出四考題,答案出自每講指定讀物與教師上課講義。會在十一月底公布題目,學生須在十二月初在ceiba繳交。六,期末考。學生可以選擇筆試或繳交研究論文。筆試的時間依學校期末考之規定。研究論文是學生就一主題撰寫約五千字的論文,細節由教師在課堂上宣布。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以email或口頭與教師約定時間 |
參考書目 |
見「大綱內容」 |
指定閱讀 |
見「大綱內容」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學習報告 |
30% |
|
2. |
期末考或研究論文 |
60% |
|
3. |
出缺席狀況 |
1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5 |
新時代、新視野、新關懷下的中國史 |
第2週 |
9/22 |
漢帝國與它的敵人們 |
第3週 |
9/29 |
「三國」時代到西晉的再統一,「分裂」的課題 |
第4週 |
10/06 |
從漢帝國的外來者到土著,再到胡族國家的形成 |
第5週 |
10/13 |
討論課 |
第6週 |
10/20 |
專家演講(講者、講題待定) |
第7週 |
10/27 |
華南的諸「中國」政權:五朝,東晉與南朝 |
第8週 |
11/03 |
朝代現象 |
第9週 |
11/10 |
帝國的編戶之民與農民、牧民、海民、漁獵民 |
第10週 |
11/17 |
儒教、佛教與道教形態的基層社會 |
第11週 |
11/24 |
統治者、官僚們與他們的政治社會網絡,士族研究 |
第12週 |
12/01 |
討論課 |
第13週 |
12/08 |
胡漢衝突?多元族群的政治社會 |
第14週 |
12/15 |
中國與四夷 |
第15週 |
12/22 |
儒教國家與佛教傳來 |
第16週 |
12/29 |
六朝風流,藝術與日常生活 |
第17週 |
1/05 |
統一帝國的忽焉到來:隋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