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國史四 CHINESE HISTORY (Ⅳ) |
開課學期 |
97-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歷史學系 |
授課教師 |
胡平生 |
課號 |
Hist1010 |
課程識別碼 |
103 2012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普502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88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之必修課,其內容是將清末至今的中國歷史,依時序分成十幾個單元來講述,並予以討論。 |
課程目標 |
期使學生對這段歷史的發展演變有一明析的概念,對史事和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成果,有較深入的認識。 |
課程要求 |
於中國史四範疇內自行擇一題目,蒐集相關之資料,加以嬝知蓂z,撰成一篇專題研究報告,其字數不得少於5000,需有注釋,其格式應與《臺大歷史學報》同(見近期該學報末頁之撰稿格式)。4/7繳交其撰寫大綱(含題目、內容大要、擬用參考資料),6/16為繳交成品之最後一日。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徐中約著,計秋楓、朱慶葆譯,《中國近代史》(上下2冊,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2001年)。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作業 |
40% |
|
2. |
期末考 |
6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7 |
導論—清帝國的建立與中衰 |
第2週 |
2/24 |
西力衝擊與近代中國的開端 |
第3週 |
3/03 |
內外交迫與自強運動 |
第4週 |
3/10 |
變法維新與仿行立憲 |
第5週 |
3/17 |
革命運動與清帝國的傾覆 |
第6週 |
3/24 |
民國確立與共和政治的嘗試 |
第7週 |
3/31 |
軍閥的割據及其衰亡 |
第8週 |
4/07 |
五四運動與中共的成立五四運動與中共的成立 |
第9週 |
4/14 |
早期的國共關係 |
第10週 |
4/21 |
國民政府—挑戰重重的十年 |
第11週 |
4/28 |
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
第12週 |
5/05 |
慘烈的國共內戰 |
第13週 |
5/12 |
中華民國在臺灣(上) |
第14週 |
5/19 |
中華民國在臺灣(下) |
第15週 |
5/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上) |
第16週 |
6/0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下) |
第17週 |
6/09 |
臺海兩岸關係的發展演變 |
第18週 |
6/16 |
期末考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