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國史四 Chinese History (Ⅳ) |
開課學期 |
99-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歷史學系 |
授課教師 |
林維紅 |
課號 |
Hist1010 |
課程識別碼 |
103 2012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 |
上課地點 |
普502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88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92modernhistory992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這門課是歷史系必修中國史的第四段,屬通論性課程;主要講授內容為十九、二十世紀的中國史,但部分講題將回溯明末清初以降相關的歷史。上課方式以講演為主,輔以學生報告和討論。上課內容就擇定專題,提出問題討論,說明史實,並探討相關研究成果。
|
課程目標 |
做為一門歷史系的必修課,這門課除了探討相關的史實和主要研究成果之外,並規劃訓練歷史系學生史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包括問題思考、資料檢索、閱讀和寫作。學期結束時,希望學生至少能就各人選擇的議題,寫作一份具有問題意識的讀書報告。 |
課程要求 |
課程要求:
1.重視課堂參與和平時表現,期末作業的要點在於一學期學習成果的累積。臨時抱佛腳是做不好作業的。
2.重視進步曲線,不要擔心自己不如別人,願意努力最重要。
3.成績評量標準,可因個人不同方面的表現而修訂。
作業要求:
1.課前閱讀
2.課堂參與:口頭報告及討論
3.平時作業:每一講題均有作業設計,形式包括名詞解釋、閱讀摘要、書目解題、史料解題及註釋等。每位學生可選擇六項作業繳交。歡迎多繳作業,已交作業亦可修改之後再交,將以表現較佳的作業計算成績。
4.期末作業:請就本學期所授主題,擇一撰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讀書報告。
5.作業繳交:所有平時作業均請繳交紙本及電子檔。請在課堂上、上課之前交紙本作業,並請於當天晚上12點之前上傳電子檔於 Ceiba 課程網站作業區。遲交一週,扣一次平時作業成績 10%,遲交兩週,扣20%,之後不能再交。
期末作業繳交日期:2011年6月21日。請於當天上午10:30-12:00於普502教室繳交紙本作業,並請於當天晚上12點之前上傳電子檔於 Ceiba 課程網站作業區。遲交一週,扣期末作業成績10%,之後不再接受繳交。
期末作業可以提前繳交,同樣請交紙本和上傳作業電子檔。
6.所有平時作業均可於修改後再交,但最遲請於2011年6月21日繳交。
7.遇有個人身心困難,或緊急事故,請與授課老師討論作業繳交方式。
作業說明:
作業設計原則: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避免灌輸及死記。
1.名詞解釋及史料註釋:
請利用辭典、百科全書等各種相關工具書、史料及二手研究,檢索史料疑義及特定名詞定義;名詞解釋請舉例說明,史料請精讀。
2.閱讀摘要及史料解題:
這項作業的設計在希望學生於課前對相關主題的史料及研究有一初步的接觸,以利上課聽講及討論,並練習基礎學術寫作。
摘要寫作:閱讀文獻如係二手研究,摘要內容請包括該資料的問題意識、討論觀點、論述依據及主
要看法。約1000字。
史料解題:閱讀原始史料時,請說明該項史料主要內容,並請試解讀該項史料與講題之間可能的關連。約1000字。
3.書目解題:
這項作業主要在訓練基本的研究技能,熟悉學術格式,接觸相關史料及研究。書目作業請依指定題目,列出至少五項書目(或依據個別作業規定),包括史料及研究(論文和專書)。解題內容,請扼要說明各相關研究的問題思考、論點、引用史料及主要看法。書目中所列史料,請扼要說明其與書目主題可能的關連。約1000字。
4.期末讀書報告:
請選擇一個主題,從至少三篇相關研究對此主題的探討(也可以參照史料),比較閱讀的研究文獻共同或不同觀點,及史料運用,並請試提出未來該主題可能的研究方向。約3000字左右。
5.其他:請參照課程網站作業區作業說明。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二 15:30~16:30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Hsu, Immanuel C.Y.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th ed.(中譯本:徐中約著,計秋楓等譯,《中國近代史》,上下冊, 香港 : 香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2001年)
Spence, Jonathan D.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1999, 2nd ed.(中譯本:史景遷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上中下冊,台
北:時報文化,2001年)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作業 |
60% |
|
2. |
期末作業 |
30% |
|
3. |
課堂參與 |
1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2 |
課程介紹、導論 |
第2週 |
3/01 |
中國近現代史分期 |
第3週 |
3/08 |
走向世界 |
第4週 |
3/15 |
走向世界 |
第5週 |
3/22 |
帝國內部危機 |
第6週 |
3/29 |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
第7週 |
4/05 |
放假 |
第8週 |
4/12 |
傳統的重新詮釋 |
第9週 |
4/19 |
革命與帝制的推翻 |
第10週 |
4/26 |
共和肇建與軍閥割據 |
第11週 |
5/03 |
「便成了路」:激烈反傳統思想 |
第12週 |
5/10 |
科學萬能? |
第13週 |
5/17 |
早期國共關係(1921-1937)與國民政府的挑戰 |
第14週 |
5/24 |
中日戰爭 |
第15週 |
5/31 |
持續革命 |
第16週 |
6/07 |
持續革命 |
第17週 |
6/14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