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台灣史一
History of Taiwan(Ⅰ)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周婉窈 
課號
Hist2303 
課程識別碼
103 283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博雅302 
備註
兼臺灣研究學程。臺灣歷史領域。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Hist230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歷史系二年級必修課,三學分,原則上前二堂由教師講授,第三堂由助教帶領進行分組討論。以上的安排會將視實際之需要而有所調整。
本課程講授臺灣歷史,內容自早期迄一八九五○年清朝結束臺灣統治為止,屬於入門性質的通論課程。早期的臺灣歷史將帶入海洋史的觀點,清朝統治時期將試著帶入結構性的分析。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目標在於:1、透過教師課堂的講授,幫助學生獲得臺灣歷史的基本知識,掌握其演變的梗概;2、每週規定指定閱讀材料,並透過討論時段,由助教帶領,並鼓勵學生發言,以深化對當週議題的理解。授課者相信本課程的安排,將有助於修課學生在吸收基本知識之外,能強化歷史思維,在思考分析臺灣當前的問題時能帶入歷史的向度,掌握問題形成的脈絡,從而有助於解決問題,並面對未來的挑戰。 
課程要求
1、上課出席。
2、參與助教帶領的分組討論。
3、繳交小報告一篇。
4、兩場考試:期中考、期末考。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3:00~14:00 備註: 如有需要,請先以email和助教預約 
指定閱讀
原則上,前一週上傳下一週的閱讀材料到Ceiba。某些事先已決定必讀之材料會先放到Ceiba相應之週次的指定閱讀材料區。 
參考書目
干治士著、葉春榮譯註,〈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1994年9 月),頁193-228。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香出版社,1997。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王瑞徽譯,〈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南瀛文獻》3:3、 4 (1956年6月),頁1-9。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4。
王東,《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書局,1998。
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古野清人著、葉婉奇譯,《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原民文化,2000。
伊能嘉矩著,森口雄稔編,《伊能嘉矩(c755)臺灣踏查日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2。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江樹生譯註,《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臺北:漢聲雜誌社,2003。
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宋文薰,〈史前時期的臺灣〉,收於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頁9-28。臺北:眾文圖書有限公司,1980。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前衛出版社,2011。
李仙得(Charles W. LeGendre)著,Robert Eskildsen英編,黃怡譯,《南台灣踏查手記》。臺北:前衛出版社,2012。
村上直次郎等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臺北: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臺北:南天書局,1990。
周婉窈,〈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展覽圖錄),頁25-38。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06。
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頁93-148。
周婉窈,〈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收於《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頁267-293。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周婉窈,〈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故宮文物 月刊》241(2003年4月),頁22-45。
周婉窈,《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林偉盛譯,《邂逅福爾摩沙 臺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臺北:南天書局,2010。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凌純聲,〈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族〉,《學術季刊》1:2(1952年12月),頁36-52。
凌純聲,〈東南亞的父子連名制〉,收於氏著,《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上),頁423-471。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國立臺灣博物館編,《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臺北:國立臺灣博物 館,2006。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
曹永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1990年6月),頁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硏究》,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硏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0。
曹永和、包樂史,〈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臺灣歷史之一頁〉,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413-44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莊英章,〈糖廓經營與社會發展:兼論家族社會地位提昇的個案研究〉,收在氏著,《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4。頁120-180。
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硏究論文集》(共三冊),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1996。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91。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5。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全二冊),臺北:里仁書局,1985。
陳第,〈東番記〉,收於沈有容輯,《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24-27。
程紹剛編譯,《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0。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2006。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6。
黃得峰、王學新譯,〔牡丹社事件史料專題翻譯(二)〕《處蕃提要》。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臺北:自立晚報,1992。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
新城俊昭,《高等学校 琉球•沖縄史》。沖縄:編集工房 東洋企画,2007。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0。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
葉高華,〈再探福建-廣東與福佬-客家的關係〉,發表於第九屆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12年6月30日。
漢聲雜誌社編,《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上冊):圖版篇/解讀篇》。臺北:漢聲雜誌社,1997。
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編,《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原刊,1935;南天書局,1996復刻。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 泰雅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譯,《蕃族慣習報告書 第四冊 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2011。
劉序楓,〈清代檔案與環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兼論海難民遣返網絡的形成〉,《故宮學術季刊》23:2(2006年春季號),頁91-126。
劉序楓,〈漂泊異域:清代中國船的海難紀錄〉,《故宮文物月刊》365(2013年8月),頁16-23。
歐陽泰著, 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07。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臺灣風物》30:2(1980年6月),頁1-32。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
賴永祥,〈明末荷蘭駐臺任教人員之陣容〉,《臺灣風物》16:3(1966年6月),頁3-22。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2。
韓家寶(Pol Heyns)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2002。
羅效德、費德廉譯,《李仙得臺灣紀行 》。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

Blundell, David, ed. Austronesian Taiwan: 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and Prehistory. Berkeley: Phoebe A. Hearst Museum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Taipei: 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2000.
Campell, W. M.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1903; 臺北:南天書局景印,1992。
Chang, Kwang-chih. Fengpitou, Tapeng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Diamond, Jared M.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Nature vol. 403 (February 17, 2000), pp. 709-710.
Gray, R. D., A. J. Drummond and S. J. Greenhill. “Language phylogenies reveal expansion pluses and pauses in Pacific settlement.” Science vol. 323 (January 23, 2009), pp. 479-483.
Gray, Russell D and Fiona M. Jordan. “Language trees support the express-train sequence of Austronesian expansion.” Nature vol. 405 (June 29, 2000), pp. 1052-1055.
Jin, Li and Bing Su. “Natives or immigrants: Modern human origin in East Asia.” Nature Reviews vol. 1 (November 2000), pp. 126-133.
Le Gendre, Charles W. 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 D. L. Fix and J. Shufelt, eds. Tainan: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2012.
Moodley, Yoshan et al. “The peopling of the Pacific from a bacterial perspective.” Science vol. 323 (January 23, 2009), pp. 527-530.
Renfrew, Colin. “Where Bacteria and Languages Concur.” Science vol. 323 (January 23, 2009), pp. 467-468.
Stringer, Chris and Peter Andrews. The Complete World of Human Evolution.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5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上課出席 
10% 
本欄四項百分比可能會略作調整,以第四週的更新為準。課堂點名共三次,缺席一次出席分數66%,缺席二次33%,缺席三次出席分數0分。 
2. 
小報告 
20% 
須先和助教商定題目,大約期中考後第二週或第三週繳交。確切繳交日期由助教宣布。 
3. 
期中考 
25% 
 
4. 
期末考 
25% 
 
5. 
討論課(含出席情況) 
20% 
根據參與討論之情況計分。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0週
  學期報告(主題清單與說明) 
第1週
9/15  課程介紹;山、海、平原──臺灣島史簡介 
第2週
9/22  人類的遷徙與史前的臺灣 
第3週
9/29  原住民的世界:語言、傳說與文化 
第4週
10/06  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群活動(兼及陳第筆下的「東番」) 
第5週
10/13  從各自自主發展到外力入駐 
第6週
10/20  荷蘭VOC治理下的臺灣 
第7週
10/27  鄭氏海上王國、國姓爺與臺灣 
第8週
11/03  鄭荷戰爭、鄭清和議、明鄭治臺概況 
第9週
11/10  期中考試 
第10週
11/17  施琅攻打臺灣、臺灣局部入清版圖及早期治理 
第11週
11/24  唐山過臺灣、漢人的文化風習(兼及民變和械鬥) 
第12週
12/01  原漢隔離政策、界內和界外的原住民 
第13週
12/08  士紳階層的形成與大家族的崛起 
第14週
12/15  移墾社會的婦女:性別、階層、教育 
第15週
12/22  早期移民閩客之別與地理分布(兼談閩南語的特色) 
第16週
12/29  臺灣開港通商、西方人來臺和西洋事物的引進 
第17週
1/05  牡丹社事件、清領最後二十年、東亞新局勢 
第18週
1/12  期末考試 
第0-1週
  主題一:十七世紀臺灣原住民 
第0-2週
  主題二:清代臺灣漢人風俗  
第0-3週
  主題三:清代臺灣的婦女 
第0-4週
  主題四:西方人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