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清代台灣開發史上
HISTORY CULTIVATION IN CHING(1) 
開課學期
96-1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李文良 
課號
Hist2081 
課程識別碼
103 49391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文18 
備註
領域:台灣。領域:一般。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3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61chingtaiwan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探討17至19世紀臺灣為清帝國統治時期的歷史,其主要議題將環繞在開發史、社會史以及邊疆與帝國等三個面向來展開:
第一,「開發史」。所謂開發史是在談臺灣的地表環境,如何變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面貌之歷史過程,亦即如何由原本人文上是原住民、自然上是山林原野之環境,演變到今天到處是漢人、聚落、都市以及農田之景觀變化的過程,並藉此延伸以下三項課題:(1).人與地的相互作用;(2).族群關係與認同;(3).生產方式與租佃關係。
第二,「社會史」。事實上,前述三項延伸課題在歷史過程的交互作用便形成了「社會史」,亦即聚落發展、婚姻以及社會關係等等。換言之,唯有釐清上述三項課題,我們才有辦法來進一步談所謂的「清代臺灣社會史」,亦即「清代的」以及「臺灣的」之具時間與地域限定的形容詞之意義。
第三,「帝國與邊疆」(Empire and Frontier)。清代臺灣史不可忽略的一個課題是「帝國」。以1683年作為清代臺灣史的開端正是意味著在臺灣的上面開始有一個明確的帝國在統治經營,帝國的性格、政策在相當的程度上決定了臺灣的歷史發展。當然,在清代臺灣史中特別關注帝國的存在,並不單純只是關注帝國支配臺灣的面向(統治政策與經營),還進一步包括如何從邊疆來觀察理解「帝國」的意義,這包括中華帝國的領土擴張以及內部構造。
 

課程目標
讓學生瞭解臺灣今日的社會是經由怎樣的歷史過程而來。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課程介紹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所,2001),第1章。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空間、力與社會研討會
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
2.東亞海域與臺灣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與日本〉,《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
經出版社,2000),頁1-36。
織田武雄,《地圖(c755)歷史——世界篇》(東京:講談社,講談社現代新書368,1974)。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中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
亞洲經濟圈》(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萬 明,《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2000),頁17-20。
John E. Wills, Jr. Pepper, Guns, And Parley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nd
China, 1622-1681.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下,(臺北:
稻鄉,1997、2002)。
歐陽泰(Andrade, Tonio)(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曹永和
文教基金會出版,遠流發行,2007)。
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中村孝志、永積洋子(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
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韓家寶(Pol Heys),《荷據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2002)。
永積照,《(c7a6)(c7e5)(c7ef)(c7bc)東(c77e)(c7ef)(c7c5)會社》(東京:近藤出版社刊,1971)。
2-1 明清政權交替與臺灣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c74f)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c755)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99)。
2-2 清帝國的臺灣政策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
糸,1987),第1、4章。
莊金德,〈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上、下,《臺灣文獻》15:3、4,(臺中:臺
灣省文獻委員會,1964.09、12),頁1-20、40-62。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頁23-63。
3.方志、歷史像與帝國意識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1-22。
*陳春聲,〈嘉靖”倭亂”與潮州地方文獻編修之關係——以「東里志」的研究為中心〉
《潮學研究》5,(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頁65-86。
Joe Dennis, Gazetteer Writing as a Strategic Act: The Private Purposes of the
Wanli Xinchang Xian Zhi. 收錄於,猶他家譜學會、沙其敏、錢正民(編),《中國族譜地
方志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頁240-261。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31,(臺北:國立臺灣
大學歷史學系,2003.06),頁141-168。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1(2),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6)。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出版社,臺灣一版,1992[1933])。
4.18世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J.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
心,2001)。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
糸,1987)。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所,2001)。
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
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39-73。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清代
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1),頁65-
116。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及其人文生態意義〉,《空間》62,(臺北:空間雜誌
社,1994),頁104-107。
*李文良,〈潮州的人文環境與市街拓展〉,收錄於陳秋坤(總編纂),《潮州鎮志》(屏
東:潮州鎮公所,1998),頁186-216。
*李文良,〈三層埔的土地拓殖過程與業主權取得——一個隘墾區的拓殖史研究(1790-
1925)〉,《臺灣開發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7),頁217-262。
6.清代臺灣的社會
Meskill, J. M. (著),王淑琤(中譯),《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臺北:文鏡,
1986)。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1)。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鄧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
響〉。收錄於,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1991),頁345-370。
重田德(著),邱添生(中譯),〈鄉紳支配的成立與結構〉,《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
譯》2,(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199-247。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1994)。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1999)。
6-1宗族、廟宇與鄉村社會研究
*David Faure, The Lineage as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Modern China, Vol.15, No.1 January, 1989.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99-126。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61-114。
*陳春聲,〈地方神明正統性的創造與認知——三山國王來歷故事分析〉《潮州學國際研討
會論文集》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頁145-160。
劉志偉,〈系譜的重構及其意義——珠江三角洲一個宗族的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
究》1992年第4期。
劉志偉,〈宗族與沙田開發〉《中國農史》1992年第4期。
*劉志偉,〈附會、傳說與歷史真實——珠江三角洲族譜中宗族歷史的敘事結構及意義〉,
收錄於王鶴鳴、馬遠良、王世偉(主編),《中國譜諜研究—全國譜諜開發與利用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圖書館,1999),頁149-162。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戶籍賦役制度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7)。
鄭振滿、陳春聲(主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瀨川昌久,《族譜——華南漢族(c755)宗教•風水•移居》(東京:風響社,1996)。中譯本,
錢杭(譯),《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教•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7.19世紀後的新地開發
鈴木滿男,《漢番合成家族(c755)形成(c74f)展開——近代初期(c752)(c6f0)(c6f7)(c772)臺灣邊疆(c755)政治人類學的
研究》(山口:山口大學,1988)。
Lin, Kai-shyh,The Frontier Expansion of the Qing Empire: The Case of Kavalan
Subprefec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 : 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黃于玲,《清代噶瑪蘭土地租佃制度的形成與演變——以國家與階級關係為中心的分析》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7),頁30-107。
施添福,〈臺灣東部的族群遷移:自清代至日治時代〉,《臺灣地區考古人員培訓班演講
稿》,(宜蘭:棲蘭山莊,1995.04.09)。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1986)。
黃卓權,〈臺灣裁隘後的著名墾隘——廣泰成墾號初探〉《臺灣史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頁105-140。
蔡淵絜,〈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3,(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5)。
*李文良,〈晚清臺灣的地方政府與社會——廣泰成墾號事件的觀察〉,收錄於曹永和先生
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 (臺北:樂學書局,
2001.11),頁101—120。
8.商品、貿易與區域發展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
陳國棟,〈清代中葉(約1780-1860)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數量估
計〉《臺灣史研究》1(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4.06),頁55-
96。
栗原純,〈清代臺灣(c752)(c6f0)(c6f7)(c772)米穀移出(c74f)郊商人〉,《臺灣近現代史研究》5,(東京:臺
灣近現代史研究會),頁5-46。
王世慶,〈清代臺灣的米產與外銷〉《臺灣社會經濟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頁93-130。
*施添福,〈天庾正供與鹿港飛帆——鹿港古蹟的地理考察〉《五十年來臺灣方至成果評估
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05.27-05.28)。
(c7ab)(c7e6)(c7b5)(c7bd)(c7df)(c7ef)˙(c7bc)(c7c7)(c7a4)(c7e7)(c7b5),〈清代臺灣南部(c752)(c6f0)(c6f7)(c772)製糖業(c755)構造—(c74f)(c6f5)(c752)一八六○年
以前(c779)中心(c74f)(c6fd)(c74d)〉,《臺灣近現代史研究》5,(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頁5-46。
(c7ab)(c7e6)(c7b5)(c7bd)(c7df)(c7ef)˙(c7bc)(c7c7)(c7a4)(c7e7)(c7b5),〈清末臺灣南部(c755)製糖業(c74f)商業資本—一八七○年—一八九
五〉,《東洋學報》64:(3)、(4),(東京:東洋文庫,1983)。
9.新帝國主義的來臨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
115號,1978)。
毛利敏彥,《臺灣出兵——大日本帝國開幕劇》(東京:中央公論社,中公新書1313,
1996)。
*松永正義,〈臺灣領有論(c755)系譜—一八七四(明治七年)(c755)臺灣出兵(c779)中心(c752)〉,《臺灣近
現代史研究》1,(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1978.04),頁5-40。
濱下武志,《沖繩入門——(c77c)(c7b4)(c77c)(c779)(c74b)(c751)(c6f6)海域構想》(東京:筑摩書房,(c748)(c6f5)(c765)中公新書
249,2000)。
*施添福,〈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師大地理研究報
告》3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9)。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1874-1895)》(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78)。
黃振南,《中法戰爭諸役考》,(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William Miller Speidel, “The Administrative and Fiscal Reforms of Liu Ming-
ch’uan in Taiwan, 1884-1891: Foundation for Self-strengtheni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5,No.3 1976.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臺北: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06),頁127-161。
許雪姬,〈福建臺灣建省的研究——由建省到分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臺
北:國立灣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85)。
許雪姬,〈綠營中的臺灣兵——附臺勇〉《清代臺灣的綠營》第7章,(臺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專刊第54號,1987),頁379-400。
楊慶平,《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5)
鄧孔昭,〈臺灣建省初期的福建協餉〉,《臺灣研究集刊》1994:4,(廈門:廈門大學臺
灣研究所,1994),頁59-65。
*林正子,〈西仔反(c74f)全臺團練章程——清末臺灣資料(c755)再檢討〉,《臺灣近現代史研究》
5,(東京: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頁115-15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 
30% 
 
2. 
作業 
10% 
 
3. 
報告 
35% 
 
4. 
平時成績 
25%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