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歐洲中古史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
開課學期 |
102-1 |
授課對象 |
學程 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程 |
授課教師 |
劉 慧 |
課號 |
Hist2088 |
課程識別碼 |
103 5102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203 |
備註 |
開課單位:歷史系。學程專業課程: A、B方案。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21ema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共分為三個單元,每單元各為五週:第一單元介紹歐洲在羅馬帝國後期到第九世紀的發展、第二單元介紹附庸及封地、第三單元則處理十二世紀之後的中古文化。每單元各有五份論著或史料,同學須在課前閱讀,並在上課時共同討論。 |
課程目標 |
透過研讀論著、分析史料,學生能自行建構中世紀歐洲地區的多種面貌。在技能方面,學生能練習組織、表達觀點,鞏固理性分析能力。
|
課程要求 |
學生需在課前詳讀指定資料並且自行蒐集背景知識、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按時繳交摘要作業。
全學期至多只可缺課三次,不論請假與否。
全學期並需繳交六份摘要作業,長度均以一面A4為準。每個單元有一「單篇摘要作業」,同學可從單元的頭兩次閱讀資料中任意擇一而作,在單元第二次上課當日21.00前上傳。
各單元另有一「綜合摘要作業」,須用到兩份以上閱讀資料的內容,於單元第五次上課當日21.00前上傳。作業遲交將扣分。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四 12:30~13:30 備註: 文學院歷史學系第十五研究室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六份作業 |
60% |
一頁或一頁半A4長度 |
2. |
課堂參與 |
4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09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9/16 |
蠻族與羅馬帝國的衰亡 |
第3週 |
9/23 |
「Accommodation說」或「The Huns說」。繳交摘要 |
第4週 |
9/30 |
經濟、物質狀況 |
第5週 |
10/07 |
經濟活動的複雜程度;「突然劇變」說或「長期演變」說 |
第6週 |
10/14 |
法蘭克人。繳交摘要 |
第7週 |
10/21 |
Susan Reynolds著、很具爭議性的Fiefs and Vassals一書 |
第8週 |
10/28 |
Georges Duby and the Maconnais。繳交摘要 |
第9週 |
11/04 |
影片教學 |
第10週 |
11/11 |
Fredric L. Cheyette and Stephen D. White |
第11週 |
11/18 |
Ermengard of Narbonne |
第12週 |
11/25 |
十二世紀前的司法。繳交摘要 |
第13週 |
12/02 |
司法與社會 |
第14週 |
12/09 |
十二、十三世紀的中央與地方:以the French Ardennes為例。繳交摘要 |
第15週 |
12/16 |
另一角度看十二世紀的司法轉變 |
第16週 |
12/23 |
十二世紀的哲學,Abelard的邏輯、形上學與倫理學 |
第17週 |
12/30 |
文字紀錄、量化數字。繳交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