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清代臺灣的移民開發與社會
Immigration,cultivation and Society in Qing Taiwan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李文良 
課號
Hist3092 
課程識別碼
103 514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博雅302 
備註
A2:歷史思維領域。
總人數上限:1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Hist3092_2014su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探討17至19世紀臺灣為清帝國統治時期的歷史,其主要議題將環繞在開發史、社會史以及邊疆與帝國等三個面向來展開。第一,「開發史」。所謂開發史是在談臺灣的地表環境,如何變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面貌之歷史過程,亦即如何由原本人文上是原住民、自然上是山林原野之環境,演變到今天到處是漢人、聚落、都市以及農田之景觀變化的過程,並藉此延伸以下三項課題:(1).人與地的相互作用;(2).族群關係與認同;(3).生產方式與租佃關係。

第二,「社會史」。事實上,前述三項延伸課題在歷史過程的交互作用便形成了「社會史」,亦即聚落發展、婚姻以及社會關係等等。換言之,唯有釐清上述三項課題,我們才有辦法來進一步談所謂的「清代臺灣社會史」,亦即「清代的」以及「臺灣的」之具時間與地域限定的形容詞之意義。

第三,「帝國與邊疆」(Empire and Frontier)。清代臺灣史不可忽略的一個課題是「帝國」。以1683年作為清代臺灣史的開端正是意味著在臺灣的上面開始有一個明確的帝國在統治經營,帝國的性格、政策在相當的程度上決定了臺灣的歷史發展。在清代臺灣史中特別關注帝國的存在,並不單純只是關注帝國支配臺灣的面向(統治政策與經營),還進一步包括如何從邊疆來觀察理解「帝國」的意義,這包括中華帝國的領土擴張以及內部構造。 

課程目標
清帝國統治臺灣的二百年期間,是臺灣的漢人移民、土地開發以及族群關係高度發展的一段時期。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大致上也是在清帝國統治的期間形成。本課程希望能藉由清代臺灣開發和歷史的講授,讓學生瞭解今日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的歷史過程。 
課程要求
修課學生須事先研讀教師指定之參考文獻、寫作讀書心得,並參與課程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報告一、報告二各選一本書閱讀,詳見作業區的說明。

報告一閱讀書單: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
丁宗洛編,《陳清端公年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7種。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
不著撰人,《臺灣輿地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6種。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2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
池志徵、吳德功、施景琛、張遵旭,《臺灣遊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
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7種。
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31種。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
姚瑩,《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9種。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
施琅,《靖海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
孫元衡,《赤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種。
徐宗幹,《斯末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
徐宗幹,《斯末信齋雜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3種。
張嗣昌著,《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年。
曹士桂撰,《宦海日記校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6種。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
黃逢昶,《臺灣雜記》,《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黃逢昶、吳光亮、王凱泰,《臺灣生熟番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
楊岳斌,《楊勇愨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2種。
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9種。
翟灝,《臺陽筆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
蔣師轍,《臺遊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
鄭兼才,《六亭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3種。
鄧傳安,《蠡測彙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
藍鼎元,《平臺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8種。

報告二閱讀書單: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譯),《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1年。
李仙得(Charles W. LeGendre),《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本書部分章節有另一譯本,《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臺北:前衛,2012年。
必麒麟(W. A. Pickering),《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臺北:前衛,2010年。
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臺北:前衛,2009年。另一譯本見《福爾摩莎及其住民》,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3年。
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台灣筆記》,臺北:前衛,2009年。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臺北:前衛,2007年。
費德廉(等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2006年。
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征臺紀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臺北:原民文化,2003年。另一譯本見《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
Robert Eskildsen(編輯),《外國冒險家與南臺灣的土著,1867-1874:1874年日本出征臺灣前後的西方文獻》,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年。
黃得峰(等譯),《處蕃提要》,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年。
雷吉納德•康(Reginald Kann),《福爾摩莎考察報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
George Taylor,《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9年。
何內•科邦(Rene Coppin),《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1884-188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
作者不明,《孤拔元帥的小水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4。
陶德(John Dodd),《北臺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臺北:原民文化,2002年。另一譯本見《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臺灣外記》,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
戴維遜(James W. Davidson),《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參考書目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の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99)。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
學,1987)。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J.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
心,200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所,2001)。
Meskill, J. M. (著),王淑琤(中譯),《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臺北:文鏡,
1986)。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1)。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1999)。
鄭振滿、陳春聲(主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瀨川昌久(著),錢杭(中譯),《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教•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
出版社,1999)。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 : 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7) 。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1986)。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7)。
毛利敏彥,《臺灣出兵——大日本帝國開幕劇》(東京:中央公論社,中公新書1313,
1996)。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1874-1895)》(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78)。
黃振南,《中法戰爭諸役考》,(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楊慶平,《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5)。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試 
40% 
難度高,為區分同學上課認真程度 
2. 
作業與報告 
35% 
作業一(15%)2014/11/21繳交 作業二(20%)2015/1/9繳交 
3. 
平時成績 
25% 
出席狀況、參與討論程度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19  課程介紹與作業說明  
第2週
09/26  第一講:清初治臺政策(上) 
第3週
10/03  第一講:清初治臺政策(下) 
第4週
10/10  國慶紀念日(放假日) 
第5週
10/17  第二講:十八世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上) 
第6週
10/24  第二講:十八世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下) 
第7週
10/31  張素玢教授演講「濁水溪的歷史難題」(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教授) 
第8週
11/07  第三講:清代臺灣的社會 
第9週
11/14  期中考週(停課) 
第10週
11/21  第四講:十九世紀後的新地開發(上)※繳交報告一(截止) 
第11週
11/28  第四講:十九世紀後的新地開發(下)  
第12週
12/05  第五講:從東洋貿易到兩岸貿易 
第13週
12/12  第六講:新帝國主義的來臨(上) 
第14週
12/19  陳麗華博士演講「臺灣客家人認同是如何形成的?一個地域社會的觀點」(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 
第15週
12/26  第六講:新帝國主義的來臨(下) 
第16週
01/02  彈性放假(放假日) 
第17週
01/09  第七講:中法戰爭與劉銘傳的臺灣經營
※繳交報告二(截止) 
第18週
01/16  期末考試 
第19週
  本行事曆更新日期:20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