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Information
Course title
The Postwar History of Taiwan 
Semester
110-2 
Designated for
VARIOUS PROGRAM  PROGRAM IN TAIWAN STUDIES  
Instructor
SU-YING OU 
Curriculum Number
Hist2109 
Curriculum Identity Number
103 51890 
Class
 
Credits
2.0 
Full/Half
Yr.
Half 
Required/
Elective
Elective 
Time
Friday 8,9(15:30~17:20) 
Remarks
Restriction: undergraduate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120. 
 
Course introduction video
 
Table of Core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Table of Core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Course Syllabus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others and do not copy any of the course information without permission
Course Description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納入中華民國政權的統治秩序中;其後,因其在中國的全面潰敗而遷入臺灣,以致在1949年以後臺灣成為其威權體制的運作場域,思想、言論受到層層限制,社會表現趨於一元化。迨至1987年解嚴後,才逐漸走向民主化、多元化。其間之政治變遷歷程,影響深遠。本課程旨在講述戰後以來臺灣政治發展之軌跡,輔以經濟、文化與國際政治的面向,期使修課學生能夠針對戰後臺灣的相關史實與因果脈絡,獲得進一步的認識與解釋能力。 

Course Objective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明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當代歷史發展大要及特色。講授內容以近五、六十年來臺灣的政治發展、對外關係、社會變遷等諸議題,討論臺灣史上之重要課題,期能培養學生整體而多元的歷史視野。 
Course Requirement
1、課堂認真聽講。
2、複習課堂講義。
3、撰寫課程相關作業。
4、就課程相關議題,於COOL課程網站討論區進行討論。
5、期末考試。 
Student Workload (expected study time outside of class per week)
 
Office Hours
Appointment required. Note: 需要者請來信助教 
Designated reading
【01】新時代的來臨
 許雪姬,〈臺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臺灣文學學報》,第13期(2008),頁151-178。
 許雪姬,〈交流與再認識:談戰後「臺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臺灣史研究》,18卷2期(2011),頁97-145。
 歐素瑛,〈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與留用:兼論臺灣高等教育的復員〉,《臺灣文獻》,第61卷第3期(2010.09),頁287-330。
【02】「中國化」的推動與困境
 鄭梓,〈戰後臺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收入李筱峰、張炎憲、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1996),頁233-272。
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灣史研究》,9卷2期(2002),頁145-201。
 歐素瑛,〈臺灣省參議會對日產糾紛之調處(1946-1951)〉,《臺灣學研究》,第18期(2015.12),頁99-150。
【03】二二八事件
 黃富三,〈二二八事件的臺灣:英國人之「如是我見」〉,收入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北市文化局,2008),頁395-421。
 蘇崇瑤,〈二二八事件中的媒體宣傳戰〉,《臺灣文獻》,59卷4期(2008),頁353-400。
 歐素瑛,〈二二八事件中的縣市長及其角色〉,收入陳儀深、薛化元主編,《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稿》。臺北:二二八基金會,2020。頁427-488。
 歐素瑛,〈二二八事件中縣市參議會的角色與肆應〉,收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編,《七十年後的回顧: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學術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12。
【04】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 歐素瑛,〈臺灣省參議會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臺灣學研究》,第13期(2012.06),頁127-160。
 薛化元,〈戰後十年臺灣的政治初探(1945-1955):以國府在臺統治基盤的建立為中心〉,收入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惠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頁13-38。
 劉志偉、柯志明,〈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臺灣史研究》,9卷1期(2002),頁107-180。
【05】戒嚴體制的建立
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1995),第三章「威權統治重建時期的派系政治」,頁83-137。
 吳乃德,〈反動論述和社會科學──臺灣威權主義時期的反民主論〉,《臺灣史研究》,8卷1期(2001),頁125-161。
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 歐素瑛,〈四六事件對臺灣大學之衝擊〉,《臺灣學研究》,第12期(2011.12),頁17-42。
【06】中共臺灣省工委會案
 歐素瑛,〈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以李媽兜案為例〉,《臺灣史研究》, 15卷第2期(2008),頁135-172。
 林正慧,〈1950年代左翼政治案件探討──以省工委會及臺盟相關案件為中心〉,《臺灣文獻》,60卷第1期(2009),頁395-478。
 陳英泰,《回憶,見證白色恐怖》。臺北:唐山出版社, 2005。
【07】地方自治的實施
 薛化元,〈臺灣地方自治體制的歷史考察:以動員戡亂時期為中心的探討〉,收入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輯,《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169-212。
 黃秀政,〈戰後婦女參政問題的檢討(1949-2004)──以婦女保障名額為例〉,《臺灣文獻》,56卷1期(2005),頁207-250。
【08】國際外交的演變
 陳荔彤,〈臺灣關係法下臺灣的國際地位〉,《法學叢刊》,39卷3期(1994),頁94-116。
 鄭瑞耀,〈務實外交的發展與抉擇〉,《問題與研究》,37卷4期(1998),頁1-73。
 羅致政丶吳釗燮編,《臺灣外交的省思與前瞻》,臺北:新臺灣國策智庫,2012。
【09】政治運動與民主化
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2卷1期(1989),頁71-116。
 陳佳宏,〈「美麗島大逮捕」前後國內輿論情勢之發展——以主流平面媒體為主的分析〉,《臺灣史研究》, 14卷1期(2007),頁191-230。
【10】原住民族運動
 夷將‧拔路兒主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2008。
 蔡明哲等著,《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89。
【11】解除戒嚴與開放政策
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 8卷第2期(2001),頁145-208。
 高格孚,《風和日暖——臺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文化, 2004。
 
References
《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陳翠蓮著;卷二:自由的挫敗,吳乃德著;卷三:民主的浪潮,胡慧玲著,新北:衛城,2013。
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輯,《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丹尼•羅伊(Denny Roy)著,何振盛、杜嘉芬譯,《臺灣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田弘茂(Hung-mao Tien)著,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1989。
余杰,《在那明亮的地方――臺灣民主地圖》,臺北:時報文化,2014。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1998。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下冊•戰後篇,臺北:玉山社,1999。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4。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新臺灣的誕生》,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邁向21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
許介鱗,《戰後臺灣史記》,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6。
彭懷恩,《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彭懷恩,《認識臺灣:臺灣政治變遷五十年》,臺北:風雲論壇社,1997。
臺灣教授協會編著,《中華民國流亡臺灣60年暨戰後臺灣國際處境》,臺北:前衛,2010。
鄭牧心,《臺灣議會政治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2010。 
Grading
   
Progress
Week
Date
Topic
第1週
  【0】課程導論 
第2週
  【01】新時代的來臨 
第3週
  【02】「中國化」的推動與困境 
第4週
  【03】二二八事件 
第5週
  【04】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第6週
  【05】戒嚴體制的建立 
第7週
  【06】中共臺灣省工委會案 ★繳交檔案的故事 
第8週
  【週六】校外教學:國家人權博物館 
第9週
  【07】地方自治的實施 ★繳交校外教學心得 
第10週
  【08】國際外交的演變 ★繳交學期報告 
第11週
  影片欣賞《超級大國民》 
第12週
  【09】政治運動與民主化 ★繳交影片心得 
第13週
  【10】原住民族運動  
第14週
  【11】解除戒嚴與開放政策 
第15週
  期末考試  
第16週
  端午節,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