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近代臺灣城市史
Urban History of Modern Taiwan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呂紹理 
課號
Hist2203 
課程識別碼
103 523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5,6,7(12:20~15:10) 
上課地點
博雅307 
備註
兼臺灣研究學程,臺灣歷史領域。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2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Hist220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城市並非只是空洞建築的集合,更是不同人群社會文化消融成長的溫床。不同的人群社會塑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格。本課程即由台灣人群組織形成與發展的經過,及人群組織的需求為著眼點,介紹歷史時期營建台灣城鎮聚落的各種力量,及其對當代城鎮的影響。 

課程目標
課堂講授著重以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史料分析等不同形式,掌握近代臺灣城市在空間與人群活動的變遷軌跡,並藉此認識臺灣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殖民現代性」的內涵。 
課程要求
同學於每一單元開始前,須預先閱讀指定之文章,以利上課之討論。課堂講授之外,同學須組成小組,於學期中實地考察重要的歷史城鎮,並撰寫考察報告,以求課堂知識能與實地經驗相印證。詳細內容於第一周上課時說明。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0:00~12:00 
指定閱讀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北星出版事業公司,1980
李乾朗,《台灣近代建築》,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7年。
李乾朗,《台灣建築閱覽》,台北:玉山社,1996年。
G. W. Skinner, The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G. W. Skinner,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劉易士.孟褔(Lewis Mumford),《歷史中的城市¬¬¬起源、演變與展望》,台北:建築與文化出版社,1993。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北:麥田出版社,
林會承,《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境與象出版社,1985年。
陳東升,《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一部關於空間治理的兩種不同城市哲學》,臺北:群學,2005年。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期台北的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賴志彰,《臺中縣街市發展》,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漢聲雜誌社,《長住台灣: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漢聲雜誌》74輯,1995年2月。
黄武達,《日治時代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1895-1945)》(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9年)
黄武達,《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0年)
黃樹仁,《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2年)
 
參考書目
※劉石吉,〈城郭市廛:城市的機能、特徵及其轉型〉,收入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民生的開拓》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頁285∼341。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事業公司,年)
Manuel Castells, ‘Historical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Urban Ques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77
溫振華,〈施堅雅(G. W. Skinner)的中國市鎮研究介紹〉,《教學與研究》,第3期,1981年5月,頁155-184。
※章英華,〈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收入李亦園、楊國樞等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頁233∼273。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第三章:清代臺灣港口的發展與等級劃分〉,臺北:知書房,1996年,頁
63-128。
※關華山,〈台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收入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書局,1992年,
頁27?64。
※蔡采秀,〈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的發展為例〉,《臺灣史研究》,2卷2期,1995年12
月,頁138-186。
※林玉茹編,《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年)
堀入憲二,〈解讀清代台灣都市風水〉,《哲學雜誌》,第3期,1993年,頁78-101。
林美容,〈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1,1991年,頁11-
30。
黃朝進(1994),《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黃世孟,〈從台北都市計畫歷史探討空間結構變遷特質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4卷第
1期,1989年2月,頁67-83。
李莉文,〈日據時期台灣港市發展與區域都市化之研究〉,《台灣文獻》,第39卷第1期,1988年3月。
陳章端,〈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1851-1989)〉(臺大城鄉所碩論,1989年)
※洪敏麟,〈從東大墩街到臺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臺灣文獻》26:2(1975年)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1期,
2001年6月,頁1-40。
黃富三,〈淡水河水運與關渡之興衰〉,收入黃富三主編,《海、河與聚落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研院臺史
所,2009)
李宗信、顧雅文。莊永忠〈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瑠公圳之變遷〉,收入黃富三主編,《海、
河與聚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9)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收入黃富三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1998)
陳林頌,〈本城上水、時空由道:台灣日治時期上水道之調查研究與保存行動〉(臺大城鄉所碩論,2002年)
賴志彰,〈1945年以前台中地域空間形式之轉化:一個政治生態群的分析〉(臺大城鄉所碩論,1991年)
顏忠賢,〈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臺大城鄉所碩論,1989年)
1126-1203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象: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第3章:〈實踐與轉化:日治時代臺灣
傳統詩社的現代性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143﹣182
※藤井省三,〈大東亞戰爭時期的臺灣皇民文學:讀書市場的成熟與臺灣民族主義的形成〉,收入藤井省三著,張季琳
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39-84。
葉龍彥,《臺北西門町電影史()》(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年)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大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澤真美惠,《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2年)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4年)
※曾品滄,〈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2011年1
月)
※並木真人,〈並木真人,〈朝鮮的「殖民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之前
置性考察〉,收入吳密察、若林正丈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出版社)
周婉窈,《日據時期臺灣的議會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小浜正子著,葛濤譯,《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1期,
2001年6月,頁1-40。
※關華山,〈古蹟及歷史建築再利用的理論與作法:以中部地區古蹟為例〉,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古蹟
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頁41-64。
※徐明褔,〈臺南市都市發展中的古蹟保存〉,收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古蹟及歷史建築使用再發展研討會
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頁65-9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表現 
40% 
包括上課出席、每週閱讀作業及討論 
2. 
小組報告 
30% 
詳細規劃上課時說明 
3. 
期末考 
30% 
會由本學期上課內容、閱讀材料、討論及同學延伸之課題或問題中擇其重要者出題。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7  導論 
第2週
9/24  城市研究的基礎概念與方法(一) 
第3週
10/01  城市研究的基礎概念與方法(二) 
第4週
10/08  城市體系與區位的歷史變遷 
第5週
10/15  傳統城市的空間與生活(一) 
第6週
10/22  傳統城市的空間與生活(二) 
第7週
10/29  近代城市的興起與空間轉化(一) 
第8週
11/05  近代城市的興起與空間轉化(二) 
第9週
11/12  近代城市的機能與區位 
第10週
11/19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一) 
第11週
11/26  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二) 
第12週
12/03  城市的「公共性」與「現代性」 
第13週
12/10  殖民城市的特質 
第14週
12/17  戰後城市的轉折 
第15週
12/24  發展或保存?古蹟維護、城市歷史與城市未來 
第16週
12/31  小組報告(一) 
第17週
1/07  小組報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