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資治通鑑選讀-唐代中晚期
Selected Readings in Zizhi Tongjian—Middle and Late Tang 
開課學期
103-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張 元 
課號
Hist4046 
課程識別碼
103 526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5,6(12:20~14:10) 
上課地點
普101 
備註
歷史系選修(40人)兼通識A2*(120人)課程。。A2*:歷史思維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65人
外系人數限制:1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2Hist404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資治通鑑》是一部經典名著,閱讀這部名著,就像閱讀任何經典一樣。我們應該如何閱讀經典作品呢?喬治.史坦納在《勘誤表—審視後的生命》一書中提及我們讀經典時:「經典會問我們:『你了解了嗎?』『你負責任地重新想像了嗎?』『就我提出的種種問題,和蛻變後更豐富的種種潛力,你準備好以此採取行動了嗎?』」(頁22)這也許就是我們閱讀經典的目標和方法,《資治通鑑》的閱讀自然也不例外。
本次課程以閱讀《資治通鑑》中的「唐代中晚期」部分為主要內容。隋唐一向為中國歷史中,大家較為熟悉的時期,其中唐太宗、武則天、安史之亂等尤為大家所熟悉,但唐代中晚時期部份,則大家十分陌生,正由於這是一段陌生的時段,我們更可以把它視為認識很少的「外國」,西方人說:「過去是一個外國」,我們可以藉《通鑑》的記載,作一趟時光的旅遊,而注《通鑑》的胡三省,論《通鑑》的王夫之,則是我們最好的導遊,再加上現代學者如范文瀾、陳寅恪等從旁協助,我們可以看到更真切,更有心得。另外一個因素,我們閱讀這段時期的編年體史書,也可以當它是一幅逐漸展開的圖像長卷,慢慢觀看,困難似乎少了一點,趣味相對也多了一點。然而相對於隋與唐代初期,本課程閱讀的文本,人物、事件多為初次接觸,可以感到難度高了許多。本課程的進行方式是:選取《通鑑》中的某些片段,或配合正史中的記載,或配合王夫之的《讀通鑑論》,也可能會選一點當今學者的研究,組成閱讀的資料;課前將材料印好,發給修課者或置於學習平台上,上課時,在教師的帶領下,閱讀、思考、討論。每一段資料都有標題,資料力求精簡,閱讀力求深入。一個學期所讀《通鑑》可能不多,大概無法達成課程進度所列的內容,但希望修課者能養成「熟讀精思」的讀書方法與習慣。
本課程希望修習同學在閱讀資料時思考問題,上課時盡可能發表各自的意見,形成討論。本課程不會作古文的白話語譯,然而,多讀之後,古文閱讀能力自然增強。
上課開始的十分鐘,有一「開場白」,介紹一本不是歷史,也不是小說的課外書。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時報出版)一書述及「經典」時,提及經典的閱讀與現代作品的閱讀,應是互為背景。他說:「我們可以說,能夠從閱讀經典中獲得最大利益的人,是有技巧地輪流開讀經典與適當代資料的人。」(頁7),「開場白」的作法,即師其意。

 

課程目標
我們閱讀此書,雖然只是片段,也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故事與動人的情景,只要用心去體會許許多多記錄者、撰述者一字一句寫下這些文字時,蘊藏心中的關懷與感動,這些故事與情景就會產生撼動的力量,讓我們有所轉化,把我們的情志修養帶向更高的境界,讓我們成為繼承傳統優良文化,形塑明日理想社會的好公民。 
課程要求
由於這不是教師一人「演講」式的課,而是大家進行「討論」的課,所以,修習同學必須出席。課前需閱讀,上課應發言。本課程將安排「文本閱讀」形式的「作業」,每週約二題,取材自未選入資料的《通鑑》唐代中晚期部分;修習者每週按規定時間傳至學習平台。

點名不到,一次不扣分,二次扣10分,三次扣20分,四次扣30分,以此類推。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指定用書
《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讀通鑑論》的片段。
 
參考書目
二、 參考書籍
1、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3、 《舊唐書》、《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陳登原,《國史舊聞》(明文書局)
5、 呂思勉,《讀史札記》(木鐸出版社)
6、 張須,《通鑑學》,(開明書店)
7、 張元導讀《古代中國的圖卷—資治通鑑》(大塊文化,2011年2月)
8、 李昌憲,《司馬光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9、三國浦雄著,柳悅譯〈《資治通鑑》考〉載《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華東師大出版社,2010年12月)頁14-31。
10、 姜鵬,〈《資治通鑑》文本的內外語境〉載《學術研究》2011年第12期。頁111-120。
11、 張 元,〈《通鑑》胡注中關於「心」的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編,《中國傳統文化與元代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頁805-819。
12、 張 元,〈想像的閱讀與重點的勾勒—援庵先生書寫歷史人物的一個方向〉,《陳垣先生的史學研究與教育事業—紀念陳垣先生誕辰30周年學論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2010年11月),頁114-129。
13、 張 元,2008,10,〈一課時講完隋唐史的實驗—以材料與問題為主的教法演示〉,《歷史教學》(天津),頁10-21。本文亦刊於《清華歷史教學》第20期(2009,11)頁5-26。
14、 張 元,〈課堂閱讀資料的講解〉,《歷史月刊》,第244期,2008年5月,頁128-131。
15、 張 元,2013,9,〈略談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在古代史教學上的功效〉,兩岸四地歷史教學研討會,澳門理工學院主辦,論文集編印中。
16、 圖書館中其他有關《資治通鑑》之書籍、論文等。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 
50% 
期中、期末各測驗一次,各占50%。 
2. 
期末 
50% 
期中、期末各測驗一次,各占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2週
3/02  第1週 課程介紹——《資治通鑑》是一本怎樣的書
第2週 奉天定難,德宗罪己(上)
1, 兵窮民困如何應付 陸䞇上書多方論述
2, 饑兵討賞鬧事逕入宮城 禁兵無人應召君主出亡
3, 怨望失意之人乘機復出 召納文武時賢意圖不遜
4, 德宗移駕奉天朱泚全力進攻 懷光千里赴難重圍終以得解
5, 德宗復諫自以為是 陸䞇善言悉心開導
 
第3週
3/09  第3週 奉天定難,德宗罪己(下)
1, 悔過之意真誠引咎之辭詳盡 奉天所下詔書聞者感激揮涕
2, 李懷光有異心不為無因 陳寅恪探究竟作出解釋
3, 蓄疑與推誠其效固不同 以覆車為戒實宗社之福
4, 悍將吐蕃如何應付 李泌建言深中肯絮
5, 李泌知韓滉心意 朝廷依江東漕糧
 
第4週
3/16  第4週 君主猜忌,朝政沈鬰(上)
1、 李泌不懼艱危隻身入陝 達奚遵從安排亡命天涯
2、 窮途末路懷光縊死罪無可逭 不能容身其子自殺可哀也矣
3、 將領因功而傲目無法紀 武夫素行如此不學之由
4、 東南之糧開中命脈 漕運不至兵民瘦黑
5、 吐蕃主導清水之盟 馬燧贊同李晟反對
6、 以盟為餌計誘琿瑊 雖曰逃歸獲罪德宗
7、 胡客留唐邊地府兵 李泌智略三省暢述
8、擬定聯回抗吐之策李泌反覆解說 因及昔日陝州之辱德宗十分勉強
 
第5週
3/23  第5週 君主猜忌,朝政沈鬰(下)
1、 君主下問百姓樂乎 今歲頗稔何為不樂
2、 德宗論相好惡分明獨尊李泌 李泌言事情理兼顧說服德宗
3、 宗私意陸䞇不從 朝廷之事秉公處理
4、 安危強弱必須審慎 寫國治民之道首在義理
5、 德宗性猜忌不信臣下群材滯淹 陸䞇論兩稅失平長偽誘民為奸
6、 陸䞇罷相罪且不測無敢救者 陽城躍起伏閣極諫太平萬歲
7、 名為宮市實則奪之 利屬宦官德宗姑息
8、宰相杜佑拙於用兵 幕僚李藩儀度安雅
 
第6週
3/30  第6週 永貞革新,憲宗即位(上)
1、 順定失音頗依二王 二王闒茸頗除弊事
2、 王叔文結黨營私群情疑懼 太子純當國即位重歸舊轍
3、 帝王之道勤勞乎無為乎 君臣之責推誠也竭忠也
4、 振舉綱紀制裁藩鎮請自蜀始 勇略過人負有全責崇文有功
5、 公侯子孫自有職責 書畫音樂難堪大任
6、 李錡不奉朝命識者知其必敗 株連及於冢廟大臣力言不可
7、 為治之事何先先正其心 所行之事何重輕賦聽諫
8、 諸道進奉 欲止還迎
 
第7週
4/06  第7週 永貞革新,憲宗即位(下)
1、 敵情複雜需仔細分疏 興師勞費未可輕議
2、 諂諛奉承拒之不 忠言在耳決斷於心
3、 不負故人 肯負國乎
4、 關事定計理需順體無損 發兵討逆謀需深今未可
5、 河北蕃鎮結成一體 朝廷處宦官置插手不易
6、 宦官監軍騰笑四方 白李上奏極言害政
7、 譚忠遊走河北藩鎮 說士之風乃心唐室
8、從史性貪必可取之 李絳論事首重大體
 
第8週
4/13  第8週 元和論政,平定淮西
1、 執宰理念絳吉不可 君主賢明判其高下
2、 貨賂網絡 連及方外
3、 柳劉遷官益遠眾人憐 撰文論述治道史應錄之
4、 恐怖行動擾亂東都 淮西小州必可平也
5、 刺殺宰相擊傷大官 下詔嚴搜真兇逃逸
6、 僧圖淨昔日為思明舊部 誤我事不得使洛城流血
7、 韓弘行美人計控御下屬 良將持義理說婉拒上級
8、 家奴上告此風不可長 小將無禮依法應嚴懲
9、 李愬謀襲蔡州裴度大力支持 事先準備工作將佐全力以赴
10、風雪夜李愬入蔡州 平淮西通鑑記其事
11、淮西既平憲宗驕侈 任用小人聽信方士
 
第9週
4/20  第9週 期中測驗 
第10週
4/27  第10週 牛李黨爭,甘露之變(上)
1、 魏博驕兵力主舊事起而作亂 可朔再失迄于唐亡不能復取
2、 卜者之言果然如此 宮中驚魂鬧劇而已
3、 裴度入朝拜相識遠量宏 敬宗有意巡幸緩言處之
4、 敬宗嬉戲小人橫加毒手 文宗求治天下想望清明
5、 宦官驕橫威權出人主之右 劉蕡極言禍害在社稷之危
6、 柳公作為邊帥典範 沙陀驍勇酋長有威
7、 李德裕駐節西川 訪老將防禦南詔
8、 僧孺姑息 温公批評
 
第11週
5/04  第11週 牛李黨爭,甘露之變(下)
1、 維州事件驚心動魄 牛李立場判然有別
2、 阻之何如助之 允之必須行之
3、 鄭注因宦官晉身 文宗飲其藥有驗
4、 李仲言文宗以為奇士 李德裕力諫不可重用
5、 去河北賊易 去朝廷朋黨難
6、 請誅宦官事敗反為所制 托言甘露變起遂致大禍
7、 可比前代亡國之君 家奴泣下沾襟
8、惟把書卷 知用兵乎
 
第12週
5/11  第12週 宣宗明察,亂起東南(上)
1、 奇怪的母親 可憐的兒子
2、 白敏中入相李德推薦 李德裕失勢白敏中追擊
3、 郭太后崩外人頗有議論 安葬事宜大臣玄見爭辯
4、 此時貴戚競守禮法 宛如山東衣冠之族
5、 李德裕卒
6、 平夏部久未安定 白敏中撫平党項
7、 宣宗施政 頗重細節
8、宦官權勢尚在 君臣相商對策
 
第13週
5/18  第13週 宣宗明察,亂起東南(下)
1、 士人求官 術士詐騙
2、 宣宗樂規諫時事仍不佳 教坊供戲笑樂工唯演奏
3、 宣宗臨朝無惰容 宰相應對汗沾襟
4、 宣宗明察沈斷人謂之小太宗 三省注史論事言不足以延唐
5、 裘甫之亂王式平定 通鑑詳載私史之言
6、 士卒擅歸思見妻子 龐勛率眾擊敗官軍
7、 驟勝而驕境內之民厭苦 借助沙陀官軍擊術龐勛
 
第14週
5/25  第14週 黃巢起事,十年動亂(上)
1、 生不逢時 死何足惜
2、 路十終須作彼一官 已入翰林如何得老
3、 進士輕明經 賢母重親情
4、 盜賊蠭起官軍多敗 皇帝年少宦官操持
5、 好妖術刊戮嚴酷蜀人不悅 斥高駢鬼神不容咈然就戮
6、 天下大亂英雄立功名之秋 機事已泄何暇乎千里稟命
7、 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 舉進士屢不第遂起為盜
 
第15週
6/01  第15週 黃巢起事,十年動亂(下)
1、 戢盜有術境內遂安 練兵有方蜀兵浸強
2、 求鎮廣州朝廷不許黃巢攻陷之 撤出嶺南瘟疫之故賊眾趨襄陽
3、 黃巢渡江兵勢甚盛 高駢告急上下失望
4、 李克用北入韃靼 中原亂可立大功
5、 大盜將至無以禦之 君臣對泣果何益哉
6、 黃王起事本為百姓 即皇帝位國號大齊
7、 人心未厭唐 賊报首無日
8、 朱李聯手頑賊授首 黃巢之亂十年告終
9、 慶功之宴朱全忠計殺李克用 倉皇逃命李克用深恨朱全忠
 
第16週
6/08  第16週 誅滅宦官,朱温篡唐(上)
1、 大亂之後東都城白骨蔽地 盡力經營數年後野無曠土
2、 昭宗即位中外忻 上在藩邸素疾宦官
3、 處事當細心擘畫考慮周詳 人民本馬川良和善撫之則安
4、 門高則驕心易生 族盛則為人所嫉
5、 猛將驍勇萬人辟易 因事被誅兵勢浸弱
6、 南詔小夷不足辱詔書 三王淺蠻兩面傳消息
 
第17週
6/15  第17週 誅滅宦官,朱温篡唐(下)
1、 昭宗謀誅宦官反為宦官禁囚 眾人力主匡復終至昭宗復位
2、 朱全忠有挾天子令諸侯之意 得密詔迎車駕入長安至鳳翔
3、 朱全忠遣軍進逼晉陽幾乎攻入 李克用依策固守河格遵時養晦
4、 受賂賣官此輩亦稱宰相 居喪起復此乃書生禮數
5、 宦官盡誅冤號之聲徹於內外 温公論史歷數前事兼及影響
6、 朱温有篡奪之志 崔胤無負國之心
7、 此輩常自謂清流 投之黃河為濁流
 
第18週
6/22  第18週 期末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