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生命的學問
Wisdom of Life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系  
授課教師
孫效智 
課號
Phl1907 
課程識別碼
104 071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博雅406 
備註
(C)哲學專題群組,群組課程請參閱本系網頁修業課程規定。兼通識A4*。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3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1Phl1907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生命的學問」是我們一生當中都要持續學習的課題,及早探索、深化自己的信念,是大學階段必經的重要歷程。本課程由哲學系孫效智老師主授,與王榮麟老師、傅皓政老師、王冠生老師、何佳瑞老師協同教學,並將各自擔任一個小組的導師和學生們一同探索人生最根本的課題。

透過多元的上課方式,包含教師講述、小組討論、體驗活動…等,引導學生體驗與反思「生命的學問」五大核心內涵:哲學思考、人學探索、終極關懷、價值思辨及靈性修養。期透過本課程幫助學生探索並建立人生的終極信念;培養價值思辨的素養與身心平衡的修為,從而活出深刻、豐富與精彩的人生。

來看看之前修課同學們對課程的回饋吧!

「這是一堂很充實、豐富的課程,謝謝老師們給我們關於生命的學問精華中的精華!」

「感謝老師們精心準備課程內容,對於沒有哲學思辨背景的學生也能通過淺顯的議題討論,深入至它背後的哲學價值。」

「我上完整堂課,一直想到一句很喜歡的句子,來自泰戈爾的《飛鳥集》,『長日盡處,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將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經受傷,也曾經痊癒。』這是我在不知道怎麼說時能給出的最高級的感謝了,謝謝老師們和助教一學期的照顧!」 

課程目標
1. 探討身心靈均衡發展、知情意行統合健全的人生之道
2. 幫助學生成為有知、有識、有情、有義與有趣的知識份子  
課程要求
1. 以積極投身的態度預習、出席、複習與實踐課程內容
2. 參與分組活動,盡力促進團體開放與共學成長的氣氛
3. 以反思探問與體驗實踐之開放態度,閱讀指定文章、進行課後作業
4. 每週點名,缺課三次(含)以上者,成績評定為不通過;遲到15分鐘(含)以上,計為0.5次缺課
5. 參加期末考

欲請假者請事先以mail方式告知助教,不需透過系統請假。
助教聯繫方式:丁天怡 angel@lec.ntu.edu.tw
電話(02)3366-1755#101(生命教育中心,博雅教學館4樓)

【備註】*9/23再更新第一次課程資訊*
一、10/29、11/19、12/17的課程結束後會進行約1小時的小組時間,因此這三週的課程時間會是14:20-18:20,請同學先預留時間下來。

二、請(1)在初選和二階已選上且決定修課、(2)想要加簽的同學,都必須在9/22(三)開學日8:00前,繳交一份「自我介紹」,題目如下:
1. 我是誰? (包含我的家庭及求學背景、擔任社團重要幹部的經驗、對自我的評估與反思)
2. 我對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與期待? (包含自我實現、人際關係、社會貢獻等面向)
3. 我最希望探索和解答的人生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
4. 請觀看此影片:https://youtu.be/YaWhMu_ZGqw 之後,提出自己的思考觀點,字數不用太多,但請盡量涵蓋各層面的觀點。

請以至少2頁完整呈現自己的自我介紹,檔案名稱請命名為【生命的學問自我介紹-系級-姓名】,並寄給angel@lec.ntu.edu.tw 丁助教 收

三、新增加退選規定
1. 已選上且決定修課的同學,若逾時繳交自我介紹,或是9/24第一堂課未出席,將會視同放棄,須請自行退選。
2. 想要加簽的同學請務必在規定時限將自我介紹寄給助教,經老師與助教評估與討論其修課動機,符合本課程期待與要求者,日後將會回信通知,可以參與9/24(五)的第一堂課程,評估總修課人數後會再發放授權碼進行加簽。

四、9/24(五)第一次上課資訊
本課程採實體上課,請修課與欲加簽本課程之同學前三週至「新生201」教室上課。

課務相關問題都歡迎來信/來電詢問,謝謝。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1. 孫效智,〈論生命教育的五大核心素養〉(自編講義)。
2. 孫效智,〈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頁17-32。
3. 孫效智(1996)。〈兩種道德判斷 — 論「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的區分〉,《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9,頁223-254。
4. 孫效智(2010)。《臺大學生的生活筆記:靈修六原則》,臺北:聯經。
5. 傅偉勳(2010)。《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
6. Linda Elder、Richard Paul(2013),林佳誼譯。《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Ch.9-10、14-16。臺北:商周。
7. Simon Longstaff(2019),馮奕達譯。《為什麼你這樣想,他那樣做?日常倫理學的思辨與解答》。頁25-46。臺北:麥田。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1.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頁27-57。
2. 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1999),朱衣譯。《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頁259-278。臺北:時報文化。
3. 列夫.托爾斯泰(2018),魏岑芳譯。《伊凡.伊里奇之死》。臺北:漫遊者文化。
4. Claude M. Steele(2017),顏湘如譯。《韋瓦第效應:你的人生是不是被貼了標籤?別讓刻板印象框住》。Ch3。臺北:臉譜。
5. Julian Baggini(2017),李尚遠譯。《如果沒有上帝,想做什麼都可以?:20個倫理學大哉問》。Ch4、Ch5。臺北:聯經。
6. Michael Sandel(2011),樂為良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Ch.3~4。臺北:雅言。
7. Jacques Maritain (1967). The Education of Man,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靈修週記 
50% 
 
2. 
團體微電影 
20% 
 
3. 
期末考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4  課程介紹 (孫效智教授)  
第2週
10/01  生命教育五大核心素養概論 (孫效智教授)  
第3週
10/08  靈性修養 (孫效智教授)  
第4週
10/15  思考素養1 (傅皓政教授)  
第5週
10/22  思考素養2 (傅皓政教授)  
第6週
10/29  人學探索1 (何佳瑞教授)
【小組時間,約18:20下課】 
第7週
11/05  人學探索2 (何佳瑞教授)  
第8週
11/12  終極關懷1 (王榮麟教授)  
第9週
11/19  終極關懷2 (王榮麟教授)
【小組時間,約18:20下課】 
第10週
11/26  價值思辨1 (王冠生教授)  
第11週
12/03  全校運動會,停課一次 
第12週
12/10  價值思辨2 (王冠生教授)  
第13週
12/17  生命教育五大核心素養總結 (孫效智教授)
【小組時間,約18:20下課】 
第14週
12/24  期末考 
第15週
12/31  元旦補假,停課一次 
第16週
1/07  課程總結與成果發表 (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