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先秦道家哲學 The Taoist Philosophy in the Pre-ch'in Period |
開課學期 |
111-1 |
授課對象 |
學程 經典人文學程 |
授課教師 |
魏家豪 |
課號 |
Phl2015 |
課程識別碼 |
104 1690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3,4,5(10:20~13:10) |
上課地點 |
普303 |
備註 |
領域:哲學與思想。 總人數上限:60人 外系人數限制:1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介紹先秦道家哲學,主要以研讀、討論以及教師解說的方式來解釋先秦道家哲學的重要觀念與議題。本課程共有兩個並重的單元:《老子》和《莊子》。就形式而言,我們將聚焦於論證方式及哲學著作中意義建構之策略。就內容而言,主要討論道家哲學的社會價值及對人際互動之看法,而語言與溝通為其中重要主題。 |
課程目標 |
(一)、使學生熟悉《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概念與重要議題;(二)、介紹有關論證模式及意義建構的幾個觀點;(三)、提昇學生寫作、團體討論以及分析之能力。 |
課程要求 |
(一)、以積極的態度上課;(二)、參加「二手資料摘要和評論」;(三)、參加期末考試。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指定閱讀 |
《老子》
- De Reu, Wim (2006). "Right Words Seem Wrong: Neglected Paradoxes in Early Chinese Writing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6, 2: 281-300.
- LaFargue, Michael (1992). The Tao of the Tao Te Ching: A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89-214. (A Reasoned Approach to Interpreting the Tao Te Ching)
- Perkins, Frank (2016). "The Laozi and the Cosmogonic Turn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11, 2: 185-205.
《莊子》
- De Reu, Wim (2010). "How to Throw a Pot: The Centrality of the Potter’s Wheel in the Zhuangzi." Asian Philosophy 20, 1: 43-66.
- Huang Yong (2010). "The Ethics of Difference in the Zhuangz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78, 1: 65-99.
- Slingerland, Edward (2004).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in the Zhuangzi: Conceptual Metaphor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Thought."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4, 3: 322-342. |
參考書目 |
單元一:《老子》
- 陳鼓應 (2000)。《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三次修訂版)。台北:商務。
- 劉笑敢 (1997)。《老子》。台北:東大。
- LaFargue, Michael (1994). Tao and Method: A Reasoned Approach to the Tao Te Ching.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Wagner, Rudolf (2000). The Craft of a Chinese Commentator: Wang Bi on the Laoz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53-113. (瓦格納 (2009)。《王弼《老子注》研究》。楊立華 譯。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頁47-110).
單元二:《莊子》
- 陳鼓應 (1999)。《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 王博 (2004)。《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賴錫三 (2019)。《莊子,漫遊》,臺北:五南。
- De Reu, Wim (2017). “On Goblet Words: Coexistence and Writing in the Zhuangzi.” NTU Philosophical Review (臺大哲學論平) 53: 75-108.
- De Reu, Wim (2019). “The Unresponsive Fighting Cocks: Mastery and Human Interaction in the Zhuangzi." Karyn Lai and Wai Wai Chiu (eds.). Skill and Mastery: Philosophical Stories from the Zhuangzi (183-200). London/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 Slingerland, Edward (2011). "Metaphor and Meaning in Early China."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10, 1: 1-30.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上課表現 |
10% |
|
2. |
摘要與評論 |
40% |
針對第9、15週的二手資料作分組報告(20%); 事先與老師課外討論(20%) |
3. |
期末考試 |
50% |
12/19; 開書考; 普303, 10:20-13:10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以錄影輔助,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5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9/12 |
何謂「道家」、老子其人其書 |
第3週 |
9/19 |
老子:宇宙論陳述 - I (chs. 22, 39, 42); 鏈體風格 (IPS) |
第4週 |
9/26 |
老子:宇宙論陳述 - II (chs. 59, 52, 25, 16, 40) |
第5週 |
10/3 |
老子:語言論 - I (chs. 17, 56, 2, 77, 58) |
第6週 |
10/10 |
(國慶日) |
第7週 |
10/17 |
老子:語言論 - II (chs. 35, 34, 32, 1) |
第8週 |
10/24 |
(期中考試週) |
第9週 |
10/31 |
老子:二手資料摘要和評論 |
第10週 |
11/7 |
莊子:寫作風格的哲學意義 |
第11週 |
11/14 |
莊子:語言、實在與互動 |
第12週 |
11/21 |
莊子:技藝與最佳行為方式 |
第13週 |
11/28 |
莊子:心態、態度的穩定性 |
第14週 |
12/5 |
莊子:終其天年與生死問題 |
第15週 |
12/12 |
莊子:二手資料摘要和評論 |
第16週 |
12/19 |
期末考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