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宋明理學中「惡」的問題
The Problem of Evil in Song Ming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開課學期
110-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系  
授課教師
陳志強 
課號
Phl3404 
課程識別碼
104 504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新501 
備註
(A)東方哲學史群組,群組課程請參閱本系網頁修業課程規定。兼通識A34*。
總人數上限:3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2Phl3404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人性非惡?惡從何來?如何去惡?從古至今,學界內外都不乏質疑儒家人性論過份樂觀天真的聲音。但事實上,宋明理學蘊涵極為豐富的理論資源,有助廓清儒學傳統中「惡」的概念。本課程旨在介紹宋明理學對「惡」的問題方方面面的討論,從而增進學員對人性與善惡問題的理解。先秦時期的理論背景與明清以後的理論發展,亦會在課程旁及。修課學員應該具對於宋明理學的基本認識。 

課程目標
本課的四個主要目標在於促進學員:
1. 深入了解宋明儒者對「惡」的問題的詮釋。
2. 培養自行閱讀經典文獻與近人著作的能力。
3. 能夠對各種問題和詮釋進行哲學思考、比較、檢討。
4. 從事專業學術研究的能力。 
課程要求
除了定期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參與等基本要求外,期望學員用心投入以下的學術訓練:
1. 閱讀文本:於課堂內外細讀指定文獻與相關研究。
2. 哲學思辯:敢於思考,並積極參與提問、回應、討論。
3. 口頭表達:消化所學並清晰有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 論文寫作:學習寫作內容、論證、格式等皆符合學術規範的文章。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By appointment 
指定閱讀
1. 陳志強:《晚明王學原惡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2.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 
參考書目
1.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頁679-712。
2. 何俊:〈劉宗周的改過思想〉,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年)。
3.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頁551-580。
4. 李明輝:〈劉蕺山論惡之根源〉,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頁93-126。
5. 林永勝:〈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點思考〉,《漢學研究》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34。
6. 林健德:〈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台大文史哲學報》第80期,2014年5月,頁145-178。
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8.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9.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全集校訂初版,1985。
10. 唐君毅:〈人類罪惡之根源〉,收入氏著:《病裡乾坤》,臺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
11.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2. 黃敏浩:〈氣質惡性與根本惡—儒學在現代發展之一例〉,深圳大學主辦,「儒家思想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圳:2013年1月18-20日,頁1-19。
13. 葉海煙:〈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月刊》第24卷285期,1999年3月,頁3-10。
14. 鄭宗義:〈惡之形上學——順唐君毅的開拓進一解〉,載入鄭宗義編,《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14。
15. 陳祺助:〈王船山論惡的問題-以情才為中心的分析〉,《鵝湖月刊》,第327期,2002年,頁25-33。
16. 陳來:〈王船山論“惡”的根源——以其孟子詮釋中的罪情論為中心〉,《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 卷第5 期,2003,頁3-9。
17. 陳立勝:〈王陽明思想中「惡」之問題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18. 陳士誠:〈牟宗三先生論道德惡與自由決意〉,《揭諦》,16,嘉義:2009,頁29-67。
19. 鄧小虎:〈荀子:性惡和道德自主〉,劉國英、張燦輝編:《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20. 溫帶維:〈論朱子宇宙論中惡之可能〉,《哲學與文化》第26卷7期(1999年7月),頁665-672。
21. 韓思藝:〈「罪」與「過」論述的會通——以《七克》與《人譜》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7卷11期(2010年11月),頁87-1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專題報告 
10% 
口頭報告:分組就指定閱讀材料作口頭報告(20分鐘內)。同學須從指定閱讀材料中擇取關鍵的內容或段落,疏理一套系統的理解框架,通過清晰有理的語言加以解釋,以批判角度進行理論檢討甚或加以應用,並提出2個討論問題。 
2. 
課堂表現 
20% 
出席、提問、討論、回答、習作。 
3. 
期中論文 
30% 
有關於「反面的東西」:人生之艱難、罪惡、悲劇、虛妄、死亡、鬼怪等。約2000-3000字。格式參考:哲學桂冠獎 
4. 
期末論文 
40% 
有關於宋明理學中「惡」的問題。約3000-5000字。格式參考:學術論文 
5. 
缺席請假 
0% 
同學因病或因事缺席,必須於「學生請假系統」申請請假。從第三週開始點名,每次無故缺席將扣減總成績的5%。另根據臺大學則:「學生平時請假達學期授課時數五分之一者,降該科學期成績一等第為原則,達四分之一者,降該科學期成績二等第為原則。授課教師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學期中某科目請假達三分之一者,該科成績以 X 等第登錄。」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5  課程導論 
第2週
2/22  孔子論「過」與「惡」;孟子性善說與惡之無根 
第3週
3/01  荀子性惡說;
閱選文章1:李明輝:〈康德的「根本惡」說──兼與孟子的性善說相比較〉  
第4週
3/08  周濂溪與張橫渠從宇宙論形上學言「惡」 ;
閱選文章2:林永勝:〈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點思考〉 
第5週
3/15  程明道的善惡動態觀與程伊川的人性二元論;
閱選文章3:唐君毅:〈人類罪惡之根源〉  
第6週
3/22  朱子論惡之根源;陸象山論「自私」與「用智」 ;〈「心臥則夢,偷則自行」——朱子論「惡」的道德心理學〉
閱選文章4: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 
第7週
3/29  王陽明論「意」的墮落;〈曲當人情:王陽明論他人之惡〉
閱選文章5: HUANG Yong, “Empathy with 'Devils': Wang Yangming's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Moral Philosophy”  
第8週
4/05  民族掃墓節(放假日)
提交期中論文 
第9週
4/12  浙中與泰州學者論「一念」陷溺與自反;江右學者論學者之「過」 ;
閱選文章6:鄭宗義:〈惡之形上學—順唐君毅的開拓進一解〉 
第10週
4/19  劉蕺山之《人譜》 ;〈純情與鑿智——劉蕺山道德心理學探微〉
閱選文章7:李明輝:〈劉蕺山論惡之根源〉 
第11週
4/26  專題演講一:儒家關於惡的政治思考
梁奮程(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第12週
5/03  專題演講二
陳祖為(前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人) 
第13週
5/10  閱讀週;老師參與系所評鑑 
第14週
5/17  明清之際以「習」為中心的理論發展;當代新儒家的罪惡觀;
閱選文章8:陳志強:〈明清惡論探析:王陽明「習」的概念起源與發展〉 
第15週
5/24  論文撰寫 
第16週
5/31  提交期末論文 
第17週
6/07  自主學習 
第18週
6/14  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