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悲劇與喜劇的哲學
Philosophy of Tragedy and Comedy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學程  西洋古典文學學分學程  
授課教師
鄭義愷 
課號
Phl3502 
課程識別碼
104 561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普4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學程選修:哲學群組。 (C)哲學專題群組,群組課程請參閱本系網頁修業課程規定。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柏拉圖的「詩與哲學的古老爭執」為線索,對悲劇與喜劇作哲學上的討論。將搭配劇作與電影相互印證。
Following the lead by Plato's "ancient quarrel between poetry and philosophy," this course will discuss the concept of the tragic, the comic (or the humorous), and compare philosophical views of them with actual plays or films (that ostensibly reflect or refute those views).
 

課程目標
一、內容:理解「悲劇性」、「喜劇性」作為哲學課題的意涵,並深化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二、工具:培養表達(寫作/口說)哲學思考的基本能力(對於其他類型的寫作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方法:學習如何從哲學的視角切入文學作品,培養不受學科拘束接觸文本的習慣。
1. Content: to understand how "the tragic" and "the comic" are significant philosophical topics and to deepen one'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rtworks.
2. Tools: to cultivate the basic ability to communicate philosophical ideas in both speaking and writing (helps with other kinds of writing as well!)
3. Method: to learn besides how to approach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indirectly practic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attitude in choosing reading texts.
 
課程要求
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考前再複習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5:00~17:00 備註: 另約時間亦可 
指定閱讀
一、講師有編課程讀本,請上 ceiba 下載後並印出帶來課堂上。
二、需要看的電影會擇時公佈觀看方式。
三、我們讀的文本,許多都有中譯可參考。比方說:
亞里斯多德,《詩學》,陳中梅譯,商務印書館(還有王士儀、劉效鵬譯本;王士儀的聯經譯本是雙語版)
尤瑞皮底斯,《酒神的女信徒》,胡耀恆、胡宗文譯,聯經出版,2014
尼釆《悲劇的誕生》譯本多。志文出版的劉琦譯本要避免。 
參考書目
Aristotle, Poetics, trans. Benardete and Davis, St. Augustine: 2002.
Hegel, Hegel's Aesthetics, Lectures on Fine Art, Oxford: 1998.
Scheler, Max, "On the Tragic"
Nietzsche, The Birth of Tragedy, trans. Geuss, Cambridge: 1999.
Bergson, Henri, Laughter: An Essay on the Meaning of the Comic, trans. Rothwell, Martino Fine Books: 2014.
Freud, Sigmund,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trans. Strachey, Norton: 1960.
Cavell, Stanley, Pursuits of Happiness: The Hollywood Comedy of Remarria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Aristophanes, Frogs and Other Plays, trans. Halliwell, Oxford: 2017.
Sophocles, Antigone and Oedipus Tyrannus, trans. Griffith, Chicago: 2013.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隨堂作業 
45% 
共三次,一次 15 分 
2. 
期末考 
30% 
 
3. 
出席參與 
10% 
出席參與以 8% 為基準,表現良好者酌量加分,欠佳者扣分。課堂會不定時點名,除了期末考與小考外,你可任選三次缺席。缺席四次期末成績不予調整。缺席五次出席討論記為 0%,且期末成績不調整。缺席六次或以上,期末成績為F。 
4. 
回家作業 
15% 
一次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音輔助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導論。「哲學與詩之爭」導論:柏拉圖《理想國》卷十 
第2週
  《理想國》卷十(續);亞里斯多德《詩學》 
第3週
  《詩學》(續)
隨堂作業一 
第4週
  《詩學》(完);Chris Marker, La Jetée (1962);(自主閱讀推薦:謝勒 <論悲劇性現象> ) 
第5週
  黑格爾論悲劇(《美學講演錄》選讀) 
第6週
  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安提岡妮(Antigone)》 
第7週
  尼釆《悲劇的誕生》
隨堂作業二 
第8週
  《悲劇的誕生》(完) 
第9週
  尤瑞皮底斯(Euripides)《酒神女信徒(Bacchae)》
悲劇的哲學思考小結 
第10週
  史丹佛哲學百科(線上)"Philosophy of Humor" 詞條(若有時間:佛洛伊德《玩笑及其與無意識之關係》簡介) 
第11週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地母節婦女(Thesmophoriazusae)》
回家作業截止日 
第12週
  柏格森(Bergson)《笑(Laughter)》 
第13週
  《笑》(完)
隨堂作業三 
第14週
  卓別林《摩登時代(Modern Times)》(1936) 
第15週
  黑格爾論喜劇(《精神現象學》§744-747);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1979)
喜劇的哲學思考小結 
第16週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