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科學的本質 The Nature of Science |
開課學期 |
101-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苑舉正 |
課號 |
Phl1903 |
課程識別碼 |
104 093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201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A45:哲學與道德思考、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12nos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科學哲學是哲學中的一支,它的主要工作是以批判性的態度檢驗科學,尤其是科學的方法與成果。科學的快速發展是近幾百年以來的事情,所以在科學哲學這個領域中所探討的主題,集中在現代科學發展以後的時期。但是,這並不表示在現代之前沒有科學哲學;科學哲學的發展起源甚早,可以遠溯至古希臘時期。亞理斯多德在其有關邏輯與語言的著作《工具》(Organon)之一的《後分析》(Posterior Analytics)一書中,即已針對科學作為解釋自然現象的演繹知識作出說明,可以被視為早期科學哲學的代表之一。另外,我們也可以說,嚴格界定科學與哲學之間的區分並不具有特定的意義,因為從一種比較寬廣的角度而言,科學本身即發展自哲學,至少在哲學史中,許多人可以同時被視為科學家與哲學家,反之亦然,有許多科學家在哲學觀點的開創上,做出重要的貢獻。因此,我們可以說,科學哲學是一門伴隨科學發展而生的哲學科目,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科學哲學中不但包含所有哲學探討中所涵蓋的議題,它也是一種隨著科學快速發展而不斷湧現新觀點的哲學。
科學的本質,不但企圖說明現代文明的基石,也是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學科。面對一個這麼重要的學科,我們需要從深入的角度探討其本質。在這門課程中,我們相較於一般索討論的科學哲學之外,也想給予學生一個有關科學本質的「歷史性詮釋」。我們企圖強調的是,科學不只是讓我們享受她帶來的方便,也因為許多應用的因素,逼我們必須思考「科學到底是什麼?」之外,也必須回答「為什麼」科學具有如此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從歷史的發展中,我們看到的是,科學發展的過程,然而這個過程只會顯示哲學成為有用的知識。甚至,面對許多問題超越科學的範圍時,我們必須由哲學的角度來回答。
本課程的主要方向在於置科學本質於哲學思考之中。這表示說,我們將針對科學史特性,提出哲學式的探討。我們在這堂課中將分別針對「科學知識論」、「科學形上學」以即「科學倫理學」三大方向提出看法。就一般在現今以英文所作之「科學哲學」教科書中,這三個方向的表現架構如下:
Part I: Social epistemology:
The ris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gical positivism
Popper’s falsificationism
Kuhn’s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Part II: Scientific metaphysics
Inductive skepticism
Scientific Realism
Antirealism
Constructive empiricism
Part III: Scientific ethics
The tyranny of science
The free society and scien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The educational reform.
這裡有八個最為根本的科學哲學概念,其中包含「懷疑理論」、「否證方法」、「科學革命」、「科學自然」、「科學理論」、「科學實在」、「科學價值」以及「自由社會」等概念所組成的議題。
|
課程目標 |
在這門課的教授過程中,我們會依照上述八個概念,提出如下問題,並在課堂中經由中文解說,避免概念理解之困擾,尋求解答:
第一, 在什麼意義上,我們可以擁有真理?
第二, 科學準確的預測力是可以否定的嗎?
第三, 科學所面對的「事物」都是約定俗成的嗎?
第四, 科學全然是由理論所構成的嗎?
第五, 科學理論有為真的可能嗎?
第六, 科學準確的預測力是可以懷疑的嗎?
第七, 科學所面對的「價值」是什麼?
第八, 如何從社會本質中追求「真正的自由」?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2/28 |
和平紀念日放假 |
第3週 |
3/07 |
科學的本質:可錯性、系統性與經驗性 |
第4週 |
3/14 |
科學知識論: 培根的刪除歸納法 |
第5週 |
3/21 |
科學知識論: 邏輯實證論的「證實主義」 |
第6週 |
3/28 |
科學知識論: 否證主義及其批判 |
第7週 |
4/04 |
春假放假 |
第8週 |
4/11 |
期中考 |
第9週 |
4/18 |
科學知識論: 否證主義及其批判 |
第10週 |
4/25 |
科學知識論: 否證主義及其批判 |
第11週 |
5/02 |
科學知識論: 不可共量性及其批判 |
第12週 |
5/09 |
科學知識論: 不可共量性及其批判 |
第13週 |
5/16 |
科學形上學: 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發展 |
第14週 |
5/23 |
科學形上學: 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發展 |
第15週 |
5/30 |
科學倫理學: 費耶阿本《反對方法》 |
第16週 |
6/06 |
科學倫理學: 科學哲學的墮落 |
第17週 |
6/13 |
科學倫理學: 理性知識的政治後果 |
第18週 |
6/20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