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宋明理學 SUNG-MING NEO-CONFUCIANISM |
開課學期 |
96-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杜保瑞 |
課號 |
Phl1300 |
課程識別碼 |
104 144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1,2(8:10~10:00) |
上課地點 |
普201 |
備註 |
A4: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61SMNC960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由老師講授
討論宋明時期的儒家哲學理論創造
介紹宋明新儒家的哲學思想
|
課程目標 |
了解宋明儒學的問題意識
學習宋明儒學理論
理解中國哲學研究方法
討論儒釋道三教辨正議題 |
課程要求 |
上課專心聽講
隨時可以發問
期中期末筆試各ㄧ次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北宋儒學
杜保瑞
台灣商務印書館
台大哲學系系學會有販售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40% |
|
2. |
期末考 |
40% |
|
3. |
出席率 |
2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21 |
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之概念系統 |
第2週 |
9/28 |
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之解釋架構 |
第3週 |
10/05 |
當代宋明儒學研究的成就與限制 |
第4週 |
10/12 |
周敦頥的聖人境界哲學 |
第5週 |
10/19 |
張載的系統性儒學創作 |
第6週 |
10/26 |
邵雍的歷史哲學與易經哲學創作 |
第7週 |
11/02 |
程灝的境界工夫理論 |
第8週 |
11/09 |
程頥的存有論及主敬工夫論 |
第9週 |
11/16 |
期中考試 |
第10週 |
11/23 |
朱熹的哲學研究進路 |
第11週 |
11/30 |
朱熹的存有論建構 |
第12週 |
12/07 |
朱熹的功夫理論 |
第13週 |
12/14 |
朱陸之爭的方論意義 |
第14週 |
12/21 |
陸象山的工夫論進路的儒學建構 |
第15週 |
12/28 |
胡五峰的心性哲學 |
第16週 |
1/04 |
胡五峰的儒學系統 |
第17週 |
1/11 |
葉水心的儒學批判意識 |
第18週 |
1/18 |
期末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