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佛教的生命探索
BUDDHIST INQUIRY INTO LIFE 
開課學期
98-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蔡耀明 
課號
Phl1406 
課程識別碼
104 324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共201 
備註
A4: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
總人數上限:20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82INQUIRY_INTO_LIFE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在於對佛教的生命探索建立有系統且稍微全面的涉獵與認識,引發反思,形成觀點,並且在學員日後進一步的學習或研究,得以落實在自己的人生歷練,並且相當程度運用得上相關的第一手與第二手資料,而形成研讀和反思良性循環的進展。佛教的生命探索,包含的範圍廣大,涉及的課題眾多,詳如「課程進度」所列,並且各個單元項目,都還有待一層又一層的解析與討論。由於學期時間相當有限,無法納入的課題及相關資料,皆列在「延伸的參考材料」、「後續的進修書目」,學員可藉以拓展自己在閱讀與思索的觸角。 

課程目標
透過本課程的歷練,學員預期將可達到如下七項成果:(1)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生命世界的不同面貌;(2)增進對生命的哲學思惟的能力,尤其著力於生命意義的探討與生命價值的抉擇;(3)拓展對自我了解的廣度與深度;(4)對佛教的生命智慧與生命實踐,形成一定水準的認識;(5)對學界在佛教生命哲學的研究書目與研究成果,形成一定水準的認識;(6)對佛教生命哲學的經典依據,培養一定水準的閱讀能力;(7)初步建立藉由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來從事佛教生命思惟的能力。 
課程要求
正式課程要求如下:

雙向的看待
〔課程活動〕: 對生命現象與生命歷程形成探問意識�文獻的解讀�論題的提出�概念的解析�義理的鋪陳�方法的歷練�議題的討論�寫作與發表。
〔課程願望〕: 授課教師的敬業精神與充分準備,將使上課成為一種享受;學員把學習當做責無旁貸的一回事,將使授課成為一種超級的享受。


討論課要求如下:

【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之構想:分組討論為課程活動重要的一環,特色在於提供議題導向的學習,學員可藉以更深入思索閱讀的材料與講授的內容,並且面對議題,培養獨立思考、理性分析、言辭表達、和相互溝通的能力。
討論次數暨時程之安排:整個學期從第5-17週,安排12次的分組討論;第5週討論三節課,第6-17週討論一節課,由5:30-6:20 pm., 如「課程進度」所列。在這12次的分組討論當中,每一節課應可安排5-6位發言人,因此修課學員整個學期應可輪到4次成為發言人。輪到的發言人,應預先準備將近2頁的書面稿,並且約有5分鐘的時間提出論點,最多應不超過6分鐘。發言人報告之後,可以有2-3分鐘的提問與討論。
組數:原則上,每20名學員即有一位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 TA)來引導討論。分組討論時,由教學助理各自帶開進行。教學助理由博士生或資深碩士生擔任。
討論的方式與規約:
整個學期總共12次的分組討論,每一次的討論提綱都會預先印給學員,並且公告在課程網站上。
為了準確掌握時程、增進討論效率,同時敦促修課學員投入一定的努力,每一次討論都將按照修課學員名單順序,事先指定每一節課擔任發言人的學員5位,於分組討論時,表達其對當週課題或議題的論點、論據、與理路。分組名單與輪流順序表,將公告於課程網站。
每一次分組討論擔任發言人的學員,必須事先擬定發言稿至少1頁,且於輪值前一週將發言內容寄到教學助理的電子信箱,同時上網公告在「課程討論區」內,以利學員預先瀏覽。因為大家都能預做準備,所以討論時可以避免流於臨時的閒聊或漫談。當然,當週未擔任發言人的學員,在教學助理的帶動下,也要積極參與討論,適時提問或發表己見。
由於整個學期的上課時數極其有限,即使12次的分組討論也難以暢所欲言,因此更加鼓勵學員上網在「課程討論區」內,展開愈發充分的理性探討。
分組討論的評量辦法:針對每一次發言討論學員的準備與表現,教學助理將按照等第,進行成績評量。具體來說,準備與表現優異者,以93~90分為第一等;其次為89~85分;84~80分;79~75分;74~70分;依次往下類推。當週輪到擔任發言人的學員,若無故缺課,則該次評量成績便無從給出。此外,如果當週發言人的電子檔案沒有事先傳給教學助理、或上網公告,也會在評量成績中適度反映。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二 13:20~15:10
每週五 11:20~12:10
每週五 16:30~17:20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如課程大綱所列。可至公佈欄下載「課程大綱」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報告 
20% 
期末報告的題目為「我的生命探索的心得點滴」或「回顧佛教的生命探索」,二選一。每一位修課學員皆應在第18週(2010/06/22)繳交3頁的書面稿,全班共聚一堂,鼓勵學員自願或以抽籤的方式,在課堂上輪流發表期末報告,以及相互討論 
2. 
分組討論 
60% 
本課程重視學員確實參與分組討論之進行,故以分組討論的表現,做為學期成績佔分比例最高者;其中包含12次分組討論課之參與、預先準備4次各將近2頁的發言書面稿、口頭報告、相互討論 
3. 
平時表現 
20% 
出缺席狀況以及課程投入情形。 第三週起,每週上課前需找所屬組別的助教簽到。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課程介紹/佛教、生命、生命哲學/對生命現象與生命歷程形成探問意識 
第2週
3/02  紮根於經典依據的生命探索:導向生命之解脫>導向生命之覺悟/網路佛學資源介紹/佛學工具書 
第3週
3/09  生命哲學之課題與論題/生命之目的 
第4週
3/16  生命之意義 
第5週
3/23  三節課的分組討論/Q1:Where can I find answers?/Q2:Is life sacred? 
第6週
3/30  生命觀與世界觀/分組討論Q3:Is it bad to die? -part1 
第7週
4/06  溫書假 
第8週
4/13  以阿賴耶識、如來藏、法身之概念深化與拓展生命探索與生命實踐/分組討論Q3:Is it bad to die? -part2 
第9週
4/20  心識脫離生命體/分組討論:Q4.Which Death Are Worse? 
第10週
4/27  往生、修行的所在或世界、淨土/分組討論:Q5.Might I Live ON?-part one 
第11週
5/04  佛陀教化的世界之關聯與形成/分組討論:Q6.Might I Live ON?-part two  
第12週
5/11  死亡與重生:生死中有的修學與導引/分組討論:Q6.Should I Take the Elixir of Life? 
第13週
5/18  生死輪迴的挺立之道/佛教的生命教育/分組討論:Q7.Who's Who? 
第14週
5/25  生命治療//分組討論:Q8.Is it all Meaningless? - part one 
第15週
6/01  生命實踐//分組討論:Q8 Is it all Meaningless> - part two 
第16週
6/08  禪修、解脫、了生脫死、涅盤、生命智慧之開展、生命之覺悟/分組討論:Q9.More and Better? 
第17週
6/15  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分組討論:Q10.Dose Reality Matter? 
第18週
06/22  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