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佛學概論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蔡耀明 |
課號 |
Phl3022 |
課程識別碼 |
104 326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共101 |
備註 |
A4*: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5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1buddhism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課程大綱〕:
本課程主要在於對佛學建立有系統且稍微全面的涉獵與認識,進而有助於在日後的探索或鑽研,以一定水準和廣度的學養,運用相關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並且歷練出面對佛法的思辨力以及以佛法為著眼點的思辨力。佛學包含範圍極廣,詳如「課程單元進度」所列;舉其要者,包括:英語世界佛學概論相關課程?佛學概論的遠距課程?網路佛學資源介紹?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佛學工具書?瀏覽佛學概論書目?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佛教典籍概論?佛學概論由佛典選讀入手?佛教史概觀與大乘佛教的成立?佛陀基本的教法?慧解脫與般若波羅蜜多?不二中道?心、意、識之學說?佛教心理學?如來藏的生命觀?佛教禪修?佛教觀看性事。由於學期時間相當有限,無法納入的課題及相關資料,皆列在「延伸的參考材料」、「後續的進修書目」,學員可藉以拓展自己在佛學研讀與思索的觸角。
〔課程可能疑慮的釐清〕:
本課程名稱為「佛學概論」,對佛學進行廣泛的介紹與討論,一方面,不以佛教為本位進行所謂傳教的事,另一方面,任何宗教背景的學員都歡迎,不具有任何宗教背景者也同樣歡迎。簡言之,本課程為大學教育的一環,以學術專業為尚,至於個人的宗教傾向,則完全不妨礙。
在大學,尤其在哲學系,修讀「佛學概論」的必要性,在於佛法對生命世界的觀看和思惟所提出的學理與關聯的實踐,都有相當獨到的見解和做法,因此可供參考或帶來啟發的作用,以助成吾人在生命、認知、或價值等課題的探索。
〔課程特色的說明〕:本課程為求更加落實教學的效果,以如下六項特色來規劃:
(1)多樣的課題:用心研擬課程大綱,使整個課程的單元儘可能具備足夠的涵賒情A在教理、教史、典籍、人物、概念、課題,都不偏廢。
(2)多樣的教材:首先,要求嬝牧滷虴驉A不限於少數一、二本教科書,避免太過褊狹,而是從多樣的來源,經由精挑細選而成。其次,選取嬝牧滷虴驉A包含入門介紹的文章、稍有深度的論文、以及佛典選讀;學員可藉以培養不同層次教材的嬝狗鄐O。第三,選取嬝牧滷虴驉A除了中文之外,還有英文的作品;學員可藉以培養不同語言的嬝狗鄐O。
(3)網路資源的充分利用:首先,介紹由台大圖書館建置的「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網站,以及網路的佛學資源;要求學員將之納入自己的學習和寫作。其次,介紹歐美大學「佛學概論」的課程大綱,藉以培養國際視野。第三,介紹歐美大學「佛學概論」的遠距課程,並且下載錄音檔,藉以開拓學習觸角。第四,介紹網路上的佛學工具書,例如辭典、百科全書,使課程的學習增加趣味性和便利性。
(4)以生命觀看和生命思惟為課程主軸:雖然包含多樣的課題,為了避免流於散漫,特別以生命觀看和生命思惟做為打開佛法的主軸,使學員藉以培養觀看生命的眼光,以及學會如何思惟生命相關的課題。
(5)從基本概念和基本議題出發:有條理且嚴謹的思惟,應當從基本概念和基本議題出發,以免成為天馬行空或人云亦云。本課程將從生命、無常、生滅、緣起、性空、非我、不二中道、法身等基本概念的界說和釐清出發。在基本議題方面,將著重在生死輪迴、生命實踐、解脫、覺悟,展開議題導向的思辨與討論。
(6)分組討論:分組討論為課程活動重要的一環,學員可藉以更深入思索嬝牧漣鰹(c6bb)P講授的內容,並且面對議題,培養獨立思考、理性分析、言辭表達、和相互溝通的能力。整個學期安排3次的討論,訂於第 7, 13, 18 週進行。每一次的討論提綱將預先印給學員,並且公告在課程網站。前二次討論,以50分鐘為限。第三次討論,三個小時。每一位發言人必須事先擬定發言稿,至少3頁,約有4分鐘的時間提出論點,之後開放討論。 |
課程目標 |
透過本課程的歷練,學員可預期達到如下四項成果:(1)對佛學形成一定水準的認識;(2)對學界在佛學的研究書目與研究成果有一定水準的認識;(3)憑藉學養,得以靈活進入佛法的眼光、思辨、和觀點,並且出乎其外;(4)初步建立以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來從事佛教思想研究的能力。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屬於在嬝炊W相當密集的一門課程,學員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來研讀與討論指定的材料。課程將按照本授課計畫所示單元逐一來進行。每一進度單元所列的「延伸的參考材料」,多少皆具參考價值,但不硬性規定必讀。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二 13:20~15:10 每週三 11:20~12:10 備註: 哲學系館512室(台大水源校區B棟:台北市思源街18號) |
參考書目 |
詳如「課程進度」所列。要求嬝炙H及在課堂予以講解和討論者,以粗體字標示。更多的參考材料,於課堂隨時補充。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上課 |
20% |
|
2. |
分組討論 |
60% |
|
3. |
學期報告 |
2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5 |
課程介紹/佛學概論初入門 |
第2週 |
9/22 |
釋迦牟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
第3週 |
9/29 |
佛教多樣的修行道路/佛教典籍概論之一 |
第4週 |
10/06 |
佛教典籍概論之二/《雜阿含經》 |
第5週 |
10/13 |
《正見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第6週 |
10/20 |
《金剛經》 |
第7週 |
10/27 |
《維摩詰所說經/說無垢稱經》 |
第8週 |
11/03 |
佛教史概觀 |
第9週 |
11/10 |
大乘佛教之一 |
第10週 |
11/17 |
大乘佛教之二 |
第11週 |
11/24 |
佛陀基本的教法 |
第12週 |
12/01 |
佛教的世界觀、時空觀 |
第13週 |
12/08 |
佛教觀照感官欲望 |
第14週 |
12/15 |
佛教禪修之一 |
第15週 |
12/22 |
佛教禪修之二 |
第16週 |
12/29 |
不二中道 |
第17週 |
2010/01/05 |
法身/阿賴耶識、如來藏的生命觀 |
第18週 |
2010/01/12 |
期末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