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人類學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
開課學期 |
97-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人類學系 |
授課教師 |
羅素玫 |
課號 |
Anth1006 |
課程識別碼 |
105 120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人類313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6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71Intro_Anth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第一道菜 準備刀叉,上菜囉 970917
第二道菜 人類學的第一課 什麼是人類學? 970924
第三道菜 人類學的第二課 什麼是社會/文化人類學? 971001
分組報告說明與分組名單建立
第四道菜 人類學的第三課 什麼是人類學? 由體質人類學談起 971008
本系陳伯楨老師客座演講
第五道菜 人類學的第四課 田野工作 971015
民族誌電影:三個摩梭女人的故事,討論及分享
第六道菜 人類學的第五課 文化的概念 971022
民族誌電影:OFF THE VERANDAH,討論及分享
第七道菜 人類學的第六課 社會的概念 971029
第八道菜 人類學的第七課 什麼是民族誌 ? 971105
民族誌電影(待定) On Mead,討論及分享
第九道菜 人類學的第八課 民族誌實例:性別 971112
民族誌電影:天堂性向,討論及分享
分組報告(一) 1,2
第十道菜 人類學的第九課 民族誌實例:家 971119
民族誌電影:發現南島,討論及分享
分組報告(二) 3,4
第十一道菜 人類學的第十課 民族誌實例:儀式 971126
民族誌電影:阿美嘻哈,討論及分享
分組報告(三)5,6
第十二道菜 期中考試 971203
第十三道菜 人類學的第十一課 專題演講 (待定) 971210
第十四道菜 人類學的第十二課 民族誌實例:生態 971217
民族誌電影:沙勞越的匹南族,討論及分享
分組報告(四)7,8
第十五道菜 人類學的第十三課 民族誌實例:族群 971224
分組報告(六)9,10
第十六道菜 人類學的第十四課 人類學的應用 971231
國立台灣博物館參觀
第十七道菜 期末考 980107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的目的在介紹人類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內容將涵蓋人類學的四大分科,文化人類學、考古學、體質人類學及語言人類學,也將涉及重要的當代議題與應用人類學。課程的主軸將由介紹人類學的學科歷史與研究方法開始,進而由四個分科領域中選讀民族誌實例,把認識人類學的觸角延伸至世界不同地區的社會與文化,我們亦將藉由與人類學概念相關的民族誌電影或其他文化創作來認識人類學。 |
課程要求 |
作業要求:
期中分組報告—老師將選讀數篇之之民族誌文章,由上課同學每5-6人一組,共同討論並練習使用Power Point進行報告。每組時間20分鐘。口頭報告時間與選讀文章將在開學第三週公布。老師也將在課堂上更清楚說明分組報告的內容與應包含項目。
學期報告應注意下列幾項:
1. 歸納、分析、初步結論等均應有所根據。
2. 試與上課所談之基本概念相連。
3. 清楚且切題的陳述。但篇幅切勿過長。過長或過短均為不理想之報告。
4. 有關社會科學之報告方式,老師將在課堂上教授。亦請上網查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台灣人類學刊之格式說明。
評分比例:
1. 期中考: 30 %
2. 期中分組報告: 20 % (5-6人一組進行口頭報告)
3. 期末考試: 40 %
4. 上課出席與討論: 10 % (本課將隨機點名)
**請假請事先告知,並將假單交給老師。點名一次未到扣總成績3分。三次未到視同放棄修課。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上課課本:
R. Keesing (基辛)著,于嘉雲、張恭啟合譯
2004 ,<文化人類學>,巨流出版社。
另可參考:
Joy Hendry著,林日輝、戴靖惠譯
2004 <社會人類學: 他們的世界>,弘智出版社。
I. M. Lewis 著,黃宣衛、劉容貴合譯
1985 <社會人類學導論>,五南出版社。
Michael C. Howard著,李茂興、藍美華譯
1997 <文化人類學>(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台北:弘智。
(以上圖書將固定放在總圖書館指定參考書區供所有同學參考)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30% |
|
2. |
期中分組報名 |
20% |
5-6人一組進行口頭報告 |
3. |
期末考試 |
40% |
|
4. |
上課出席與討論 |
10% |
本課將隨機點名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9/17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09/24 |
人類學的第一課:什麼是人類學 |
第3週 |
10/01 |
人類學的第二課:什麼是社會/文化人類學 |
第4週 |
10/08 |
人類學的第三課:什麼是人類學?由體質人類學談起 |
第5週 |
10/15 |
人類學的第四課:田野工作 |
第6週 |
10/22 |
人類學的第五課:文化的概念 |
第7週 |
10/29 |
人類學的第六課:社會的概念 |
第8週 |
11/05 |
人類學的第七課:什麼是民族誌 |
第9週 |
11/12 |
人類學的第八課:民族誌實例-性別(分組報告1-2 |
第10週 |
11/19 |
人類學的第九課:民族誌實例-家(分組報告3-4 |
第11週 |
11/26 |
人類學的第十課:民族誌實例-儀式(分組報告5-6 |
第12週 |
12/03 |
期中考試 |
第13週 |
12/10 |
人類學的第十一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郭佩宜博士 專題演講
|
第14週 |
12/17 |
人類學的第十二課:民族誌實例-生態(分組報告7-8 |
第15週 |
12/24 |
人類學的第十三課:民族誌實例-族群(分組報告9-10 |
第16週 |
12/31 |
人類學的第十三課:族群(續)/應用人類學 |
第17週 |
01/07 |
台灣博物館參觀與聆聽李子寧老師談
人類學與博物館 |
第18週 |
01/14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