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人類學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
開課學期 |
106-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人類學系 |
授課教師 |
林開世 |
課號 |
Anth1006 |
課程識別碼 |
105 1200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水源階梯101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6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61Anth1006_intro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的目的在介紹人類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內容將涵蓋人類學的四大分科,文化人類學、考古學、體質人類學及語言人類學,也將涉及重要的當代議題與應用人類學。課程的主軸將由介紹人類學的學科歷史與研究方法開始,進而由四個分科領域中選讀民族誌實例,把認識人類學的觸角延伸至世界不同地區的社會與文化,我們亦將藉由與人類學概念相關的民族誌電影或其他文化創作來認識人類學。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為人類學之導論課程,將透過基礎的關鍵字與概念學習引領同學入門探索此一學科。 |
課程要求 |
上課時數 :
每星期三下午14:20-17:10
3小時。
作業要求:
期中分組報告–老師將選讀數篇之之民族誌文章,由上課同學每5-6人一組,共同討論並練習使用Power Point進行報告。每組時間20分鐘。口頭報告時間與選讀文章將在開學第三週公布。老師也將在課堂上更清楚說明分組報告的內容與應包含項目。
評分比例:
1. 期中考:30%
2. 期中分組報告:15 % (5-6人一組進行口頭報告)
3. 期末考試:30 %
4. 摘要以及上課出席與討論:25% 本課將隨機點名。
請假請事先告知,並將假單交給老師。點名一次未到扣總成績3分。
三次未到視同放棄修課。
學期報告應注意下列幾項:
1. 歸納、分析、初步結論等均應有所根據。
2. 試與上課所談之基本概念相連。
3. 清楚且切題的陳述。但篇幅切勿過長。過長或過短均為不理想之報告。
4. 有關社會科學之報告方式,老師將在課堂上教授。亦請上網查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人類學刊之格式說明。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另可參考
Hendry, Joy 著,林日輝、戴靖惠 譯
2004[1999] 《社會人類學:他們的世界》。台北:弘智出版社。
Lewis, I. M. 著,黃宣衛、劉容貴 合譯
1985 《社會人類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Howard, Michael C. 著,李茂興、藍美華 譯
1997 《文化人類學》。台北:弘智。
(以上圖書將固定放在總圖書館指定參考書區供所有同學參考)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4 |
課程簡介:什麼是人類學? |
第2週 |
9/21 |
人類學用甚麼概念來做研究? |
第3週 |
9/28 |
人類學用甚麼方法來了解文化? |
第4週 |
10/05 |
文化演化與適應 |
第5週 |
10/12 |
性別與權力 |
第6週 |
10/19 |
家 |
第7週 |
10/26 |
知識與信仰 |
第8週 |
11/02 |
身體 |
第9週 |
11/09 |
期中考 |
第10週 |
11/16 |
食物 |
第11週 |
11/23 |
穿著 |
第12週 |
11/30 |
媒體人類學 |
第13週 |
12/07 |
展演 |
第14週 |
12/14 |
全球化 |
第15週 |
12/21 |
永續發展 |
第16週 |
12/28 |
公共人類學 |
第17週 |
1/04 |
倫理 |
第18週 |
01/11 |
期末考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