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文化人類學丙 Cultural Anthoropology (c) |
開課學期 |
104-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王梅霞 |
課號 |
Anth2003 |
課程識別碼 |
105 201C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新204 |
備註 |
以社會系、歷史系及心理系學生優先。可充抵通識A35*。。A35*:世界文明、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8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42Anth2003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這門課程引導同學探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對於人與環境、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超自然等方面的觀念與作為。這些作為表現在親屬關係、宗教儀式、經濟活動、政治過程、與物質文化等面向。課程中對於資本主義、族群與認同、國族建構這些課題的關注,也帶領同學思考當代社會的多重面貌。最後探討情緒人類學、歷史人類學這些議題,如何開展出對於社會文化理解的新視野,希望幫助同學進一步思考人類社會的可能性與個人的能動性。
|
課程目標 |
帶領同學思考當代社會的多重面貌,希望幫助同學進一步思考人類社會的可能性與個人的能動性。
|
課程要求 |
各周由教師進行2小時演講,以課綱之議題為主要架構,講授必讀書目(打*號之文章)及延伸閱讀內容。
接著由教學助教帶領1小時分組討論,一方面複習課堂講授內容,另一方面以各週建議題目為基礎進行討論,也歡迎同學從網頁、新聞、生活經驗、文學作品中提出問題及感想。
上課同學必須事先閱讀該週必讀,並參與分組討論(由助教負責分組,及分配各組報告文章)。期中報告這一週與老師、助教討論期中報告主題,於期末考之前繳交書面報告。再以期末考測驗學習成果。
評分方式:
平時成績(出席率、分組報告、課堂討論) 30%
期中報告(期中確定題目,期末考之前繳交書面報告,字數3000-5000字)30%
期末考 (準備課綱上所提出之議題) 40%
加分方式︰繳交閱讀指定文本的書面心得,每週限一篇,每一篇可加總分一分,以五分為限,總成績以100分為限。字數1000-2000字。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待補 |
參考書目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 |
30% |
出席率、分組報告、課堂討論 |
2. |
期中報告 |
30% |
期中確定題目,期末考之前繳交書面報告,字數3000-5000字 |
3. |
期末考 |
40% |
準備課綱所提出之議題 |
4. |
加分心得 |
0% |
繳交閱讀文本、影片之書面心得,每周限一篇,每篇可加總分一分,最高以五分為限,字數1000-2000字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4 |
導論 |
第2週 |
3/02 |
親屬人類學(一):繼嗣原則或聯姻原則 |
第3週 |
3/09 |
親屬人類學(二):親屬與人觀 |
第4週 |
3/16 |
親屬人類學(三):親屬與性別 |
第5週 |
3/23 |
經濟人類學(一):交換 |
第6週 |
3/30 |
經濟人類學(二):生產 |
第7週 |
4/06 |
經濟人類學(三):消費 |
第8週 |
4/13 |
翻轉教室 |
第9週 |
4/20 |
期中報告討論 |
第10週 |
4/27 |
宗教人類學(一):儀式與宗教變遷 |
第11週 |
5/04 |
宗教人類學(二):人類思維的普同性及特殊性1 |
第12週 |
5/11 |
宗教人類學(三):人類思維的普同性及特殊性 |
第13週 |
5/18 |
宗教人類學(四):宗教、意識形態與反抗 |
第14週 |
5/25 |
翻轉教室 |
第15週 |
6/01 |
政治人類學一:權力是甚麼? |
第16週 |
6/08 |
政治人類學二:國族建構及全球體系 |
第17週 |
6/15 |
新的課題:歷史人類學、情緒人類學 |
第18週 |
6/22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