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文化田野實習與方法上 Field Method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with Practices) (1) |
開課學期 |
107-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人類學系 |
授課教師 |
呂欣怡 |
課號 |
Anth3009 |
課程識別碼 |
105 30401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水源人201 |
備註 |
9月7日(五)10:00am至人類系助教室登記,第1週上課依名單領授權碼加選.未登記者選課無效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71Anth3009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授課時間:每周三上午10:20-12:10;寒假田野實習
授課地點:水源校區人類學系系館201
研究室:人類學系系館312;電話33664748
Email:hsinyi15@ntu.edu.tw |
課程目標 |
課程宗旨:
本課程分上下學期,上學期課程重點為田野研究方法之研讀與練習,第二學期則為田野資料的整理、分析、與書寫。修課同學在上學期透過文本閱讀及一系列的小型田野實作,熟悉基本的田野技法如觀察能力、訪談技巧、與書寫田野筆記的功夫;期中考之後,我們會開始進行田野準備工作,重點包括:如何定位或建立一個田野?如何尋找相關的資料與檔案?如何構思研究問題?如何在進田野之前先鎖定初訪的地點與拜訪對象?同學需要先閱讀與田野地點相關的文獻,擬定研究構想,做為寒假為期十天(2019年1月15日~1月25日之間)之田野調查的指引。
寒假田野地點在雲林縣口湖鄉的金湖地區(行政區域包括港西與港東村,但也可涵括周邊村落如成龍、台子、宜梧、水井村等),這個區域有著豐富的宗教民俗與農漁產業,近年來區域地理的變化,則讓此地成為眾多環境政策施力的場域,也就是說,金湖地區是一個可以同時進行「傳統」與「當代」人類學研究的理想田野。
文化田野是本系的重點課程,我們希望這一整年兼具理論與實作的田野課程,能讓同學體會文化人類學之核心--田野工作—的立論基礎,讓自己的實作體驗能與學理對話,並對田野研究的認識論、方法論、與倫理意涵,進行多層次的反思。 |
課程要求 |
田野是一項「手工藝」,必需在實地操作的經驗中學習,因此這門課要求同學完成一系列的實作演練,這些小作業都必須花時間執行(有時還得再加一點勇氣及運氣),不像一般課程作業可以在deadline的前一晚熬夜趕工,請修課的同學注意。同學繳交的作業將是我們上課的討論重點,我們會讓同學相互評閱其他同學的作業,並擇選代表在課堂分享心得。因此作業不能遲交(更遑論缺交),無故缺交兩次作業或缺席三週課程的同學,請自行退選。
**小型田野作業的繳交期限皆為上課日的前一天之午夜12點,以ceiba登記的時間為準**
**每一份作業都會開放給所有修課同學閱讀,請自行去除敏感文字**
除了田野作業之外,另一項課程重點是閱讀,每週精選的文章都是很實用的田野技藝指引,或是值得觀摩的田野書寫作品。每一次上課我會提出幾個與閱讀文本相關的討論問題,指定同學回應,因此修課同學必須在上課前熟讀指定教材,以便參與課堂討論。
**為利於作業討論與分享,請修課同學攜帶可上網的筆電至課堂,有困難之同學請主動跟我討論替代方案**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請參考當週上課內容網頁 |
指定閱讀 |
1. Malinowski, Bronislaw著/卞思梅等譯。2015。《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Harry F. Wolcott著/馬近遠譯。2011。《田野工作的藝術》。重慶大學出版社。
3. 羅伯特.埃默森、雷切爾.弗雷茲 & 琳達.肖(Robert M. Emerson, Rachel I. Fretz, and Linda L. Shaw)合著/符裕 & 何珉譯。2007。《如何做田野筆記》。上海譯文出版社。
4.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2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9/19 |
初入田野 |
第3週 |
9/26 |
田野技藝(一):空間/場景觀察 |
第4週 |
10/03 |
田野技藝(二):Rapport-building |
第5週 |
10/10 |
雙十節放假 |
第6週 |
10/17 |
田野技藝(三):參與觀察與現場速記 |
第7週 |
10/24 |
田野技藝(四):訪談 |
第8週 |
10/31 |
田野技藝(四):再論訪談 |
第9週 |
11/07 |
期中田野週 |
第10週 |
11/14 |
田野技藝(五):閱讀地方 |
第11週 |
11/21 |
田野技藝(六):田野筆記 |
第12週 |
11/28 |
教師出國請假 |
第13週 |
12/05 |
閱讀地方的成果報告 |
第14週 |
12/12 |
訪談成果反思與討論 |
第15週 |
12/19 |
田野研究範例 |
第16週 |
12/26 |
田野倫理 |
第17週 |
1/02 |
研究計畫分享 |
第18週 |
1/9 |
寒假田野行前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