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文化田野實習與方法上 Field Method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with Practices) (1) |
開課學期 |
106-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人類學系 |
授課教師 |
呂欣怡 |
課號 |
Anth3009 |
課程識別碼 |
105 30401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水源人201 |
備註 |
9月8日(五)10:00am至人類系助教室登記,第1週上課依名單領授權碼加選.未登記者選課無效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61Anth3009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授課時間:每周三上午10:20-12:10;寒假田野實習
授課地點:水源校區人類學系系館201
研究室:人類學系系館312;電話33664748
Email:hsinyi15@ntu.edu.tw |
課程目標 |
課程宗旨:
本課程分上下學期,上學期課程為田野工作基本方法閱讀與練習,選定田野與議題,準備基本文獻,第二學期則為資料整理和書寫報告。修課同學將透過實際設計與參與田野工作的過程,學習人類學工作需具備的觀察、紀錄、寫作與概念探討與論述的能力。透過書寫研究計畫、收集材料與整合寫作,讓參與課程者有機會訓練自己未來獨立進行田野工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課程要求 |
這門課將用實作來作為教學,前面八週透過閱讀摘要與練習,來訓練參與者的觀察能力,描寫技巧與分析能力.練習的問題將會從簡單到複雜,逐步讓同學理解田野工作與民族誌書寫的基本功夫.
第九週以後,我們將選擇苗栗縣苑裡鎮的濱海聚落,作為我們研究的出發點.教學的重點將是如何定位或如何建立一個田野? 如何製作田野地圖或者如何利用地圖來作研究?如何尋找相關的資料與檔案?如何尋找研究的問題?如何建構可以驗證的研究假設?
***上課基本要求
1. 20% 為出席率,請假時數與曠課次數規定均依照台大學則進行,並請務必使用系統請假。病假與公假需有憑證。
2. 本課程須出席參與討論與報告,超過學校請假時數規定後,將視同自動放棄修課,三次曠課後也視為自動放棄修課。
3. 曠課學生需撰寫3000字每週課堂自學報告,將曠課該週上課內容自行閱讀補齊與呈上學習心得。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待補 |
參考書目 |
請參考當週上課內容網頁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2週 |
9/20 |
田野工作概述
本週確定三人一組分組名單 |
第3週 |
9/27 |
課程移至9/30-10/1 田野工作坊 |
第4週 |
10/04 |
中秋節放假 |
第5週 |
10/11 |
空間�環境觀察
本週繳交作業:小型田野調查(一):街區地圖繪製與街景描述 |
第6週 |
10/18 |
深度訪談:訪綱設計
本週繳交作業:小型田野調查(二之一):訪談大綱 |
第7週 |
10/25 |
參與觀察 |
第8週 |
11/01 |
田野筆記的書寫
|
第9週 |
11/08 |
期中田野週
請在本週末之前,完成一個大型公開活動之場景與過程的參與觀察 |
第10週 |
11/15 |
校外教學:苑裡小旅行
本週繳交作業:小型田野調查(三):大型活動參與觀察記錄 |
第11週 |
11/22 |
教師出國開會
各組依據分配題目,搜尋苑裡文獻資料並於下週提出十分鐘之課堂報告
本週繳交作業:小型田野調查(二之二):深度訪談記錄與初步分析 |
第12週 |
11/29 |
各組報告苑裡文獻與研究初步構想 |
第13週 |
12/06 |
如何撰寫田野計畫 |
第14週 |
12/13 |
「深度描述」寫作技巧
本週繳交作業:研究計畫綱要 |
第15週 |
12/20 |
田野中的性別、階級、族群政治學 |
第16週 |
12/27 |
談田野研究倫理
AAA 2012 ethics statement:http://ethics.americananthro.org/category/statement/ |
第17週 |
1/03 |
讀書心得分享
本週繳交作業:讀書心得書面報告 |
第18週 |
01/10 |
田野行前討論
本週繳交作業:期末研究報告計畫綱要修正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