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日文化交流導讀
INTRODUCTION TO SINO-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 
開課學期
96-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日本語文學系  
授課教師
徐興慶 
課號
JpnL3037 
課程識別碼
107 318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14:20~16:20) 
上課地點
普205 
備註
外系生限修畢日文或日文一者.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且 限文學院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壹、課程名稱:中日文化交流導讀
貳、所屬領域:人文
參、學分數:下學期2學分
肆、任課教師:徐興慶
伍、課程說明:
(一) 本課程開設之目的
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有何關係?透過本課程的講授,得以檢視從古代至現代中日文化的交會及其內涵,近而了解它在東亞文明發展史的過程中所具有的意義。
(二) 本課程共列十個講授單元,分十五週授課(針對各講主題邀請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授課或討論),各講授課內容如下:

第一講:中日文化交流的時代區分與研究史
一、前言
二、中日文化交流的時代區分
(一)、中日文化交流的四個時期
中國與日本不但地理位置相近,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是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中日文化交流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且雙方交流的範圍廣泛,內容豐富,彼此相互的影響也極為深遠。從古代至近現代,其內容或方式都具有獨自的特色。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起,中日文化交流史從上古一直到十九世紀,約可劃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1)西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六世紀:即中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日本則為彌生(Yayoi)時代、古墳(Kohun)時代與大和(Yamato)時代前期。
(2)西元六世紀至九世紀:中國的隋、唐時代,日本的大和時代後期、奈良時代及平安時代前期。交流路線以直接渡海為主,並有遣隨、遣唐使節的往來,出現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這個時期的交流內容則以制度及文化層面為主,如唐朝律令制度的東傳,不但促使日本律令制度的形成,也影響到《古事記》、《萬葉集》、《日本書紀》、《懷風藻》等日本文學領域的發展。
(3)西元十世紀至十四世紀:中國五代、宋、元時期,日本平安(Heian)時代後期、鎌倉(Kamakura)時代、室町(Muromachi)時代前期。交流路線轉為以東海航行居多,交流方式多為民間貿易、僧侶往來。
(4)西元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期:即中國明、清時期,日本是室町時代後期、安土桃山(Atuchimomoyama)時代與江戶(Edo)時代。交流方式變得更多樣化,如明代的「勘合貿易」,清代的「信牌貿易」,還有移民和戰爭。這個時期以中國典籍文獻的東傳及中國文人在日本發揚、儒學、漢學、禪學等領域之教育,最受關注。

三、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史
(一)、中國大陸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二)、台灣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三)、日本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1)、關於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2)、關於中世文化及貿易交流史的研究
(3)、關於日本近世史的研究

※思考問題:
1、中日學界對中日文化交流的時代區分之差異。
2、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史。
※參考讀物:
1、木宮泰彥《日華文化交流史》(東京:富山房,1955年)。
2、鈴木俊•西嶋定生編《中国史の時代区分》(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7年)。
3、藤家禮之助《日中交流二千年》(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77年)。
4、田中健夫《対外関係と文化交流》(東京:思文閣,1982年)。
5、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
6、大庭脩《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国文化受容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84年)。

第二講: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問題點
一、稻作東傳與中日文化交流的關係
(一)稻作東傳的途徑
  稻作約距今2400年前傳入日本列島,傳入的途徑有各種說法,分別介紹(1)李進熙•姜在彥《日朝交流史》;(2)蔡鳳書《中日交流的考古研究》
的相關論述。成的。
二、冊封體制與中日交流
三、日本對中國律令的受容
文字、佛教與律令的東傳日本,是形成日本文化的三大要素。漢字的東傳,使日本將口語文字以漢字表記,影響了《古事記》、《萬葉集》、《日本書紀》、《懷風藻》等文學作品與歷史領域的發展。佛教的思想則影響了日本的寺院建築及佛教藝術的發展。而律令制度的東傳促使日本在701年完成了「大寶律令」的體系法典,實施中央集權主義國家體制,奠定了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日本文化之基礎。
四 、漢字與日本文化
五、佛教與中日文化交流

※思考問題:
1、稻作技術的東傳 2、日本對律令的受容 3、漢字•佛教與中日文化交流
※參考讀物:
1、 安藤更生《鑑真大和上傳之研究》(東京:平凡社,1960年)。
2、 上田正昭《帰化人-古代国家の成立をめぐって》(東京:中央公論社,1965年)。
3、 朱雲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年)。
4、 潮見浩《東アジアの初期鉄器文化》(東京:吉川弘文館,1982年)。
5、 西島定生:《中國古代國家和東亞世界》,(東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6、 大庭脩《江戶時代における中國文化受容の研究》,(京都:同朋社,1984年)。
7、 沼本克明:《日本漢字音の歷史》(東京堂,1986年)。
8、 増村宏《遣唐使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88年)。
9、 和佐野喜久生《稲の道-吉野ケ里と中国江南》(東アジア文化交流史研究会,1990年)。
10、 徐逸樵《先史時代的日本》(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

第三講:漢魏、隋、唐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漢、魏及隋朝的中日文化交流
二 、唐朝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的開始
(二)、遣唐使的時期區分
(三)、遣唐使的航路
(四)、遣唐使的選任
(五)、遣唐使的組織
(六)、遣唐使廢止的原因
三、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思考問題:
1、隋朝的中日文化交流
2、遣唐使與中日文化交流
※參考讀物:
1、鄭梁生《中日關係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年〕。
2、鄭學稼《日本史》(一)〔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
3、中村新太郎《中日兩千年》〔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6年〕。
4、源了圓•楊曾文《中日文化交流史叢書4 宗教》(東京:大修館,1995年)。

第四講: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全面攝取
一、飛鳥、奈良、天平時代對中國文化的攝取
(一)、佛教的東傳
  (二)、遣唐僧對日本佛教發展的貢獻
(1)、阿倍仲麻呂與中日文化交流
(2)、最澄與日本天台宗
 (3)、空海與日本真言宗
(三)、鑑真的東渡與日本佛教藝術的發展
(四)、唐代文學與藝術對日本的影響
(五)、唐代建築、書法及工業技術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二、平安時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文學領域的中日交流
(二)、宗教領域的交流

※思考問題:
1、遣唐僧對日本佛教發展有何貢獻?
2、唐代文學與藝術對日本文化造成哪些影響?
※參考讀物:
1、安藤更生《鑑真大和上傳之研究》(東京:平凡社,1960年)。
2、笠原一男《仏教の名著》12選,(學陽書房,1976年)。
3、金岡秀友《大乘仏教》,(佼成出版社,1980年)。
4、姚嶂劍《遣唐使-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西安:陜西人民出版,1984年)。
5、釋東初《中日佛教交通史》,(東初出版社,1985年)。
6、増村宏《遣唐使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88年)。
7、前田惠學《仏教要說——イソドと中国》,(山喜房佛書林,1998年)。
8、池田溫《唐と日本-古代を考える》,(東京:吉川弘文館,1992年)。
9、鄭彭年《日本中國文化攝取史》(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第五講:中國文化對「大化革新」的影響
一、「大寶律令」的 頒布
二、聖德太子的重要政蹟
 (一)、冠位十二階:
(二)、曆法之採用:
 (三)、憲法十七條:
(四)、佛教的興隆
三、中國文化對大化革新的影響

※問題思考:
1、「大寶律令」的 內容。
2、唐律與與日本律令之異同。
3、平安時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內涵。
※參考讀物:
1、張曼濤《中日佛教關係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2、朱雲影《中国文化隊日韓越的影響》(黎明文化,1981年)。
3、川上忠雄《日中文化の交流》(高文堂出版社,1982年)。
4、江上波夫《遣唐使時代の日本と中国》(小學館,1982年)。
5、《聖德太子》日本歷史學會編集(東京:吉川弘文館,1983年)。
6、井上光貞等編《東アジアの変貌と日本律令国家》(東京:學生社,1980-84年)。
7、鄭學稼《日本史》(一)(台北:黎明文化,1985年)。
8、中村新太郎《中日兩千年》(台北:文鏡文化,1986年)。
9、王曉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10、李素楨《日中文化研究》(文化書房博文社,1999年)。
11、鄭梁生《中日關係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年)。

第六講:從元僧渡日看中日文化交流
一、前言
二、無學祖元與中日文化交流
三、一山一寧與中日文化交流

※思考問題:
1、無學祖元與中日文化交流。
2、一山一寧與中日文化交流。
※參考讀物:
1、田中健夫《中世海外交渉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1959年)。
2、鄭樑生《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3、鄭樑生《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4、王勇•中西進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人物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5、千坂峰《五山文学の世界》(東京:白帝社,2000年)。

第七講:清代文化對日本文化之影響
一、從領域別看清朝文化對德川文化的影響
(一)、儒學、史學方面的影響
(二)、文學、語言學方面的影響
(三)、考證學與「國學」發展之影響
(四)、藝術方面之影響
(五)、宗教及庶民教化之影響
(六)、醫學和藥學方面之影響
二、清代的思想、文化影響日本之途徑
(一)、大量的書籍文物傳入日本,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
(二)、德川時代東渡日本的文人、學者與僧侶。
(三)、隱元與黃檗禪學在日本的發揚。

※思考問題:
1、清代文化對日本文化影響的層面。
2、清代的思想、文化影響日本之途徑。
※參考讀物:
1、 石原道博《朱舜水》(東京:吉川弘文館,1961年)。
2、 小松原濤《陳元贇の研究》(東京:雄山閣,1962年)。
3、 宮田安《唐通事家系論考》(長崎文獻社,1979年)。
4、 大庭脩《江戶時代の日中祕話》(東京:東方書店,1980年)。
5、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6、 史樹新〈清代文化對日本之影響〉《中國、日本關係史》(大阪:東方書店,1992年)。
7、 浙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編《江戶•明治期の中日文化交流》(東京:農文協,2000年)。

第八講:漢籍的東傳對德川文化的影響
一、前言
二、德川時代的中日貿易概況
(一)、對中國貿易傳的限制
(1)、度航日本貿易的中國船隻
(2)、中國貿易船(唐船)與交易貨品
(二)、漢籍輸入日本的處理程序
(1)、書籍檢查
(2)、發現禁書
(三)、長崎港與中國文化的輸入
(1)、中日兩國自古以來交流的形式
(2)、德川時代漢籍輸入的概況
三、德川幕末「開國」前日本的西化過程
(一)、《海國圖志》與《乍浦集詠》
(二)、「大學頭」與「長崎奉行」

※思考問題:
1、德川時代漢籍輸入的概況。
2、漢籍輸入日本的處理程序。
3、從西書中譯的書籍輸入日本,思考德川幕末西化的情形。
※參考讀物:
1、大庭脩《江戶時代における唐船持渡書の研究》(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刊,1967年)。
2、嚴绍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3、大庭脩〈日本における中国辞書の輸入〉(《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27,1994年)。
4、大庭脩•王勇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叢書9 典籍》(東京:大修館書店,1996年)。

第九講:「日本教習」在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色
一、前言
二、「日本教習」產生的時代背景
三、「日本教習」成立之目的
(一)「日本教習」的派遣
(二)「日本教習」招聘之目的
(三)、「日本教習」的招募方式
(1)、民間「日本教習」之招聘
(2)、官方派遣的「日本教習」
四、「日本教習」人數及分布情況
(一)、時間的分佈
(二)、區域的分布
(三)、日本教習的教育水平
(四)、執教學校的分類
(五)、授課科目的分類
五、「日本教習」對近代中國教育的影響
※思考問題:
1、「日本教習」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成立目的。
2、「日本教習」對中國近代教育的影響。
※參考讀物:
1、 阿部洋《日中教育文化交流と摩擦》(東京:第一書房,1983年)。
2、 汪向榮《日本教習》(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3、 《お雇い日本人教師の研究》(國立教育研究所紀要第115集,東京:國立教育研究所編,1988年)。
4、 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東京:福村出版,1990年)。

第十講:晚清留日學生與中日文化交流
一、前言
二、晚清派遣留日學生的時代背景
三、晚清留日學生人數的變遷
四、留日學生與中日學術交流活動

※思考問題:
1、晚清派遣留日學生的時代背景。
2、留日學生與中日學術交流活動。
※參考讀物:
1、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くろしお出版,1981年)。
2、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中譯本,北京:三聯書店,1983年)。
3、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專刊,1983年)。

陸、學期成績之計算標準:
(一)、課中參與討論 50%
(二)、期末考試 50%

 

課程目標
檢視從古代至現代中日文化的交會及其內涵,近而了解它在東亞文明發展史的過程中所具有的意義。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詳見課程概述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中參與討論 
50% 
 
2. 
期末考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