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基礎設計 Basic Design |
開課學期 |
104-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戲劇學系 |
授課教師 |
劉達倫 |
課號 |
Thea2005 |
課程識別碼 |
109 140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總一館108 |
備註 |
須經面談,或經任課教師同意。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戲劇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涵括的範圍廣及語言、文學、聲音及視覺等各層面。在視覺的領域之下,學生在真正接觸舞台、服裝或燈光設計等專業之前,應先對藝術及設計史、藝術及設計的原則及藝術基本創作方法有概括的認識。《基礎設計》針對戲劇學系學生的需要安排課程,帶領學生入門,為將來的專業設計課打基礎。
本課程有五項主要的活動:
1. 講課:教師將藝術與設計的原則分門別類,每單元利用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配合多媒體教材介紹給同學認識。其間將穿插藝術及設計史上重要流派及當今最新潮流的介紹。
2. 創作練習:每週都有「小創作」的練習,創作內容將盡量與演說內容結合。作品利用網路上傳,同學們公開討論。部分作品將在課堂上討論。
3. 課堂練習:部分創作技巧將於課堂上練習,教師立即指導。
4. 分組研究與試作:每2~3星期將有分組研究與試作。內容為前2~3星期所學之原則與技巧,各組專研一項題目創作與探討。
5. 期末創作:學期終將有一項「大創作」的呈現。教師將與學生個別討論題材、內容與創作形式。 |
課程目標 |
1.對藝術及設計史以及藝術及設計的原則有概括的認識。
2.初步嘗試幾種創作的媒材與技巧。
3.能整理、歸納及分析所蒐集來的視覺資料,並能給予他人藝術創作意見。
4.能融會貫通整學期所學,構思並完成一項創作,且能充分表達創作理念。 |
課程要求 |
學生必須對演說課程充分了解並能觸類旁通,並積極參與分組研究與試作。每週的「小創作」及課堂練習都必須投入,並給予其他同學的創作意見。期末「大創作」須能融會貫通整學期所學,作品須有完整度,且能充分表達創作理念。
學生若缺席,將無法呈現當週作業、參與課堂練習及討論,對學習成效影響甚鉅。開學第一堂課公布出缺席規定。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參與及學習態度 |
30% |
|
2. |
創作練習 |
20% |
|
3. |
分組研究與試作 |
20% |
|
4. |
期末創作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8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9/25 |
點和線 |
第3週 |
10/02 |
形狀、質感 |
第4週 |
10/09 |
放假 |
第5週 |
10/16 |
A、B組試作與討論 |
第6週 |
10/23 |
空間、時間與運動 |
第7週 |
10/30 |
明暗、色彩 |
第8週 |
11/06 |
C、D組試作與討論 |
第9週 |
11/13 |
統一與和諧 |
第10週 |
11/20 |
平衡 |
第11週 |
11/27 |
E、F組試作與討論 |
第12週 |
12/04 |
尺度與比例 |
第13週 |
12/11 |
停課 |
第14週 |
12/18 |
對比、強調、節奏 |
第15週 |
12/25 |
G、H組試作與討論 |
第16週 |
1/01 |
放假 |
第17週 |
1/08 |
期末創作初呈 |
第18週 |
1/15 |
期末創作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