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基礎設計 Basic Design |
開課學期 |
111-2 |
授課對象 |
學程 藝術設計學分學程 |
授課教師 |
李柏霖 |
課號 |
Thea2005 |
課程識別碼 |
109 1400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6,7(13:20~15:10) |
上課地點 |
總一館108 |
備註 |
外系選修須經面談,或經任課教師同意。學程學生請於第一週課上索取授權碼。屬設計基礎類。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5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在劇場的設計領域裡,舞台、服裝、燈光或影像設計都需要對於比例、空間透視、肌理、材料與色彩有基本的認識,才能夠透過素描、製圖、模型或色稿將想法視覺化。
基礎設計會從點、線、面的基本構成開始,訓練同學對畫面的鑑賞力與評斷力;接著介紹入門的鉛筆運用、透視原理、色彩學與立體構成等,讓同學們透過實作,培養對於造形、構圖與色彩的敏銳度。
課程包含大量的討論時間,鼓勵同學們透過賞析彼此的設計,相互成長。 |
課程目標 |
1. 透過每週的作業練習,提升同學的觀察力與基本設計表現技法。
2. 接觸展覽、認識藝術家與設計師,透過看展來開闊視野。
3. 將腦中的設計概念與想法透過點、線、面的構成運用,將想法轉換成實體作品。 |
課程要求 |
1. 請修課同學申請好學校提供的G Suite雲端服務(G Suite for Education),未來將會用到Google Classroom功能。
2. 設計技法需要不斷練習才能精進,因此本課程十分重視每週的作品呈現。
3. 課堂上需要大家積極參與討論,評析與鑑賞同學們的作品,能提高自己對於視覺的敏銳度。
4. 本課程會需要基本的設計、素描等美術用具(素描鉛筆、素描紙、色紙、模型紙板、切割工具......等),詳細需求會在課堂上介紹,請同學們備妥指定工具與材料。
4. 鼓勵同學多看展覽,將有二到三篇看展報告。
5. 加選順位原則:
一、藝術設計學程學生。
二、非藝術設計學程學生,但曾修過該學程中任一課程者。
三、最後如還有名額,開放給所有學生,原則上以高年級者優先。
出缺席、課堂與作品規定
一、堂課點名,累計三次缺課者以不及格論。
二、兩次遲到等同缺課一次。
三、公假、生理假、病假、喪假與特殊緊急事件,依照學校規定處理,並檢附所需之相關證明,由任課教師確認後得以準假,此外其他事由皆屬缺課登記。
四、設計作品或心得報告,累計達四次F,期末以不及格論。
作業退回(R)得於隔週補繳一次,逾期不受理(如遇請假順延),作業不代繳交。
五、作品抄襲者以不及格論。
七、上課請勿使用手機、平板、筆電等電子用品。
八、請同學們準備好紙本筆記,課程中會有許多圖片資料需要描繪與紀錄。每週因應不同主題會使用不同的設計與美術材料,請事先準備。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出缺席 |
30% |
|
2. |
期中期末作品 |
50% |
|
3. |
課堂參與 |
20% |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2/23 |
課程說明、工具介紹、回家作業:自我介紹、自己對設計的了解與經驗 800-1000字。 |
第2週 |
03/02 |
基礎構成:點 |
第3週 |
03/09 |
基礎構成:線 |
第4週 |
03/16 |
基礎構成:面塊 |
第5週 |
03/23 |
色彩一 |
第6週 |
03/30 |
肌理觀察 |
第7週 |
04/06 |
看展一 地點TBD |
第8週 |
04/13 |
專題講座TBD |
第9週 |
04/20 |
色彩二:配色練習
文字設計 |
第10週 |
04/27 |
透視一:單點透視 |
第11週 |
05/04 |
透視二:雙點透視 |
第12週 |
05/11 |
等角投影 |
第13週 |
05/18 |
立體造型 |
第14週 |
05/25 |
看展二 地點TBD(戲製一劇場週) |
第15週 |
06/01 |
期末設計呈現 |
第16週 |
06/08 |
期末評圖 |
第17週 |
06/15 |
設計作品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