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中國歷代戲劇名著選讀上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DRAMA(1) |
開課學期 |
94-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戲劇學系 |
授課教師 |
林鶴宜 |
課號 |
Thea2001 |
課程識別碼 |
109 22101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一號館108 |
備註 |
本系學生優先。須經教師同意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7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211092210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中國戲劇起源甚早,卻一直到十二世紀的宋代,才出現情節、人物、藝術內涵都達到一定
規模的大戲。自宋代以來,戲劇形式迭經變化,名家備出,累積了不少傑出的劇作;呈現
了各階段不同的藝術質地、思維情感和審美特質。
劇本 閱 讀是掌握戲劇藝術的第一步,更是提昇戲劇素養的基本 功 。為了讓學生在充實
素養的同時,體認歷史和藝術本質;本課程對劇目的選擇,除了「名家個人成就」,更以
「呈現歷史階段性特質」和「戲劇性」為主要考量。 閱 讀的同時,並配合表演欣賞。 |
課程目標 |
全學年分八個單元選讀作品:
1.宋元南戲選讀
2.元雜劇選讀
3.明傳奇選讀
4.清傳奇選讀
5.明清雜劇選讀
6.花部地方戲選讀
7.中國戲劇現當代選讀
8.台灣的舊劇與新劇選讀
|
課程要求 |
期中、期末考平均分數為主,其中包含該學年觀賞傳統戲劇演出之心得:並參酌課堂討論
及出席狀況以總分加減計。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1.宋元南戲選讀:
無名氏《張協狀元》第四十出「張協殺貧女未遂」(台北:華正.錢南揚校注)
無名氏《白兔記》第卅一出「憶母」(上海:江蘇古籍.俞為民校注)
高明《琵琶記》第廿出《五娘吃糠》(台北:華正.錢南揚校注)
2.元雜劇選讀: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台北:里仁《關漢卿戲曲集》)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張君瑞鬧道場〉(台北:里仁.王季思校注)
李潛夫《灰闌記》楔子、第一折(北京:河北教育《元曲選校注》)
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台北:國家《戲曲選粹》)
3.明傳奇選讀:
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驚夢」(台北:學海或里仁.徐朔方校注)
無名氏《綵樓記》第十二齣「辨蹤潑粥」(打字講義)
4.清傳奇選讀:
朱素臣《十五貫》第五齣「摧花」(上海:上海古籍.張燕瑛、彌松頤校注)
李漁《風箏誤》第十三齣「驚醜」(山東:齊魯書社《十大古典喜劇集》.王季思主編)
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卻奩」(台北:學海《元明清戲劇選》)
唐英《巧換緣》第七齣「雙斷」(上海:上海古籍.周育德校注)
5.明清雜劇選讀:
楊潮觀《吟風閣雜劇》〈寇萊公思親罷宴〉(台北:華正.胡士瀅校注)
6.花部地方戲選讀:
無名氏《探親相罵》(台北:台灣中華.《綴白裘》)
無名氏《張古董借妻》(台北:台灣中華.《綴白裘》)
7.中國戲劇現當代選讀:
姚寶揎、衛中編劇;陳顒、查明哲導演《立秋》(2002年寫成;2004年演出100場)
高行健《彼岸》(台北:聯文)
8.台灣的戲劇與新劇選讀:
北管扮仙戲《三仙會》《台灣所見北管手抄本》三(台中:台灣省文獻)
林摶秋《高砂館》(《文學台灣》雜誌第27期)
賴聲川《如夢之夢》(台北:遠流《戲劇館》v.4)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45% |
期中、期末考平均分數為主,其中包含該學年觀賞傳統戲劇演出之心得;並參酌課堂討論及出席狀況以總分加減計。 |
2. |
期末考 |
45% |
|
3. |
課堂參與及出席 |
1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20 |
學年課程大綱介紹
|
第2週 |
9/27 |
宋元南戲選讀:
無名氏《張協狀元》第四十出「張協殺貧女未遂」(第一週) |
第3週 |
10/4 |
無名氏《張協狀元》第四十出「張協殺貧女未遂」(第二週) |
第4週 |
10/11 |
無名氏《白兔記》第卅一出「憶母」(第一週) |
第5週 |
10/18 |
無名氏《白兔記》第卅一出「憶母」(第二週) |
第6週 |
10/25 |
高明《琵琶記》第廿出「五娘吃糠」(第一週) |
第7週 |
11/1 |
高明《琵琶記》第廿出「五娘吃糠」(第二週) |
第8週 |
11/8 |
期中考 |
第9週 |
11/15 |
元雜劇選讀: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第一週) |
第10週 |
11/22 |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第二週) |
第11週 |
11/29 |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張君瑞鬧道場〉(第一週) |
第12週 |
12/6 |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張君瑞鬧道場〉(第二週) |
第13週 |
12/13 |
李潛夫《灰闌記》楔子、第一折 |
第14週 |
12/20 |
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 |
第15週 |
12/27 |
明傳奇選讀:
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驚夢」(第一週) |
第16週 |
2006/1/3 |
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驚夢」(第二週) |
第17週 |
1/10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