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劇場與當代文化 CONTEMPORARY CULTURES AND THEATRE ART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傅裕惠 |
課號 |
Thea1105 |
課程識別碼 |
109 130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5,6(12:20~14:10) |
上課地點 |
新102 |
備註 |
兼為藝術設計與亞洲藝術學程課程。。A1*:文學與藝術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1cultureNart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預計於十八週的課程內,參考西方近代劇場理論與生態發展的結構(每三週),對照台灣當代劇場生態,介紹與劇場當代文化緊密相連的非主流劇團、劇作家與作品,從中探討人生、社會、性別、愛情與藝術等議題。
教師並不照本宣科的讀書教學,而是與學生共同思考與學習什麼樣的事件、條件或社會環境影響了創作者的創作,進而協助學生獨立思考藝術創造的可能。本課程計畫配合2009年至2010台北地區各劇場計畫(例如國家劇院節目)演出來介紹現(當)代知名劇場作品與生態,讓同學有機會在閱讀劇本之外,能親眼觀賞當代導演的詮釋與執行,讓同學有機會在所謂平面閱讀之外,能想像與體驗當代劇場創作。
|
課程目標 |
修課學生須對中、英文閱讀具有高度熱誠,並能於每堂課積極參與田野訪談與討論;本課程不以閱卷式期中與期末考題評分,而是採取小組討論、發表或撰文。 |
課程要求 |
必須配合助教積極參與劇團與劇場實習;由於各單位業務內容影響,訪談與實習時間將由助教于行前確定,請選課同學務必每天上網獲得更新資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教師Email: yuhwayfu@ntu.edu.tw |
參考書目 |
教科書目:
次要
1. Twentieth-century Theatre: A sourcebook, edited by Richard Drain, first published 1995 by Routledge.
2. Modern theories of Drama: A Selection of Writings on Drama and Theatre, 1840~1990, edited by George W. Brandt, first published 1998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指定閱讀 |
1. 台灣行為藝術檔案1978∼2004,姚瑞中編著,遠流出版社,2005。
2. 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馬森著,聯合文學,2006。
3. 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馬森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4. 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出版,中外文學月刊社執行編印,1996。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隨堂發言與隨堂小組討論參與 |
30% |
鼓勵學生習慣劇場式的創意發想與討論;上課期間將不定期執行小組討論,鼓勵彼此學習。 |
2. |
田野實習訪談問題構思 |
30% |
鼓勵學生與課程助教共同構思訪談問題,以及合作對訪談對象和相關生態的研究。 |
3. |
期末實習觀察報告 |
30% |
根據田野實習訪談的問題與過程,學生將繳交一份最多五頁的觀察心得報告,提出自己對課程內容與訪談對象之間的質疑、辯證與看法。 |
4. |
出缺席與看戲心得 |
10% |
學生可針對老師推薦的或自己參與的劇場表演,撰寫看戲心得(非必要),以彌補或增加自己的成績累計。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5 |
課程介紹與小組工作會議
主題一:劇場與表演�莎士比亞在台北:從莎士比亞劇場題材談起
|
第2週 |
9/22 |
主題一:劇場與表演�莎士比亞在台北:從莎士比亞劇場題材談起 |
第3週 |
9/29 |
第一組田野實習訪談:無獨有偶工作室 |
第4週 |
10/06 |
第二組實習訪談:國光劇團 |
第5週 |
10/13 |
主題二:劇場與君權�Gordon Craig主張的「整體劇場」:從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與華格納的關係談起 |
第6週 |
10/20 |
主題二:劇場與君權�Gordon Craig主張的「整體劇場」:從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與華格納的關係談起 |
第7週 |
10/27 |
第三組田野實習訪談(預計對象:綠光劇團) |
第8週 |
11/03 |
主題三:政治與劇場�心理寫實表演與生物機械表演方法:從俄國劇場導演梅耶荷德(Meyerhold)與表演宗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師徒緣談起 |
第9週 |
11/10 |
主題三:政治與劇場�心理寫實表演與生物機械表演方法:從俄國劇場導演梅耶荷德(Meyerhold)與表演宗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師徒緣談起 |
第10週 |
11/17 |
主題四:劇場與禁忌�演以載道:從德國Piscator至美國劇場導演考夫曼(Moise Kaufman)的紀實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談起 |
第11週 |
11/24 |
第四組田野實習訪談(預計對象:果陀劇場) |
第12週 |
12/01 |
主題四:劇場與禁忌�演以載道:從德國Piscator至美國劇場導演考夫曼(Moise Kaufman)的紀實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談起 |
第13週 |
12/08 |
第五組田野實習訪談(預計對象:莫比斯圓環公社)
台灣應用戲劇發展中心訪談為11月27日下午六點。 |
第14週 |
12/15 |
主題五:被壓迫的劇場�從巴西的波瓦與日本的櫻井大造談起 |
第15週 |
12/22 |
主題五:被壓迫的劇場�從巴西的波瓦與日本的櫻井大造談起(附件檔案有誤,為第六主題--台灣劇場特色的介紹) |
第16週 |
12/29 |
主題六:劇場與美學實驗�八○年代開始的台灣小劇場脈絡初探 |
第17週 |
1/05 |
第六組田野實習訪談(預計對象:牯嶺街小劇場與創作社) |
第18週 |
1/12 |
主題六:劇場與美學實驗�八○年代開始的台灣小劇場脈絡初探
課程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