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基礎創意 CREATIVE DESIGN FUNDAMENTAL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鄧建國 |
課號 |
Thea1112 |
課程識別碼 |
109 148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新401 |
備註 |
兼為藝術設計學程課程(設計基礎類)與創意創業學程。藝術設計學程學生優先選課。。A1*:文學與藝術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4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以平面/立體創作為觀察與表現之內容,藉基礎元素/生活風格的評析進行構成練習,並經詮釋方法引導或轉換成可供繼續發展的創意。 |
課程目標 |
透過系列課程單元的製作與討論,使同學能在實作與想像質疑的過程中領略設計表現之要點。透過描繪與模型的抽象詮釋,開發立體的空間想像。 |
課程要求 |
需配合課程自備紙張材料,進行繪圖、製作模型及口頭發表。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鄧建國(2008)。產品情感聯想的概念設計。台北:亞太圖書。
鄧建國(2002)。設計構成中的詮釋想像空間-設計語言發展之創意程序、理論與方法。台北:亞太圖書。
Slack, Laura (2006). What Is Product Design? UK: Roto Vision.
Fiell, Charlotte & Peter (2007). DESIGN NOW! Koln: TASCHEN.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設計研究(設計研究:期中與期末圖面/模型發表、創作報告之裱板、圖面與檔案) |
60% |
|
2. |
課堂平時發表與出席(未參與期中、期末發表不予計分) |
4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4 |
課程介紹/ 觀察發現與設計語言 |
第2週 |
9/21 |
造形概論/ P1「造形變化與擷取」單元(一): 兩個物件 |
第3週 |
9/28 |
設計表現手法/ 紙板模型特性 |
第4週 |
10/05 |
概念檢討(圖/模型) 2D&3D的表現/創作遊戲 |
第5週 |
10/12 |
▲P1單元(一)初步模型成果發表 |
第6週 |
10/19 |
繪圖/概念檢討(圖/模型之轉換) |
第7週 |
10/26 |
概念檢討(圖/模型) |
第8週 |
11/02 |
概念檢討(圖/模型) |
第9週 |
11/09 |
▲P1-2單元(一)圖面成果發表 |
第10週 |
11/16 |
P2/ 自然元素「結構表現」單元(二) |
第11週 |
11/23 |
自然物與人造物的觀察 |
第12週 |
11/30 |
概念檢討(圖) |
第13週 |
12/07 |
▲P2單元(二) 初步發表 |
第14週 |
12/14 |
概念轉換檢討(圖) |
第15週 |
12/21 |
動態概念模型檢討 |
第16週 |
12/28 |
概念檢討(圖/模型)與修正 |
第17週 |
1/04 |
▲P2-2「結構表現」單元(二) 成果發表 |
第18週 |
1/11 |
期末成果發表檢討/ 創作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