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唐宋古文名家研究上 Masters of Tang-sung Classical Literature Studies (1) |
開課學期 |
100-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何寄澎 |
課號 |
CHIN7287 |
課程識別碼 |
121 M0541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中文研討 |
備註 |
中文所優先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唐宋古文名家承繼先秦兩漢魏晉六朝駢散文之精華,創構新體式、新風格,影響越明清至民國新文學而未已,極具深入研究探討之價值,因有本課程之開設。而教師擬捨傳統八大家觀念,上學期鎖定唐代,下學期鎖定宋代。唐代部分擇陳子昂、王維、李華、元結等12家予以引介分析;下學期宋代,則除王安石、曾鞏、蘇軾外,擇王禹偁、范仲淹、黃庭堅、陸游、楊萬里等11家講授,庶幾學子可以開拓視野,對唐宋古文有更全面之掌握。 |
課程目標 |
1. 體認唐宋兩代古文名家的書寫特色與美學風格,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2. 了解唐宋古文的特質及其新變的意義。
|
課程要求 |
1.需在課前研讀指定的散文篇章,並於課堂上報告閱讀心得、與同學討論。
2.期末需繳交期末報告一份,不得遲交。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需事先向教師約定時間。 |
參考書目 |
唐宋古文新探 何寄澎 台北:大安出版社
唐宋散文 葛曉音 台北:群玉堂發行,鴻泰總經銷
全唐文新編 周紹良總主編 長春:吉林文史
陳伯玉文集 陳子昂 台北:商務四部叢刊
李白集校注 瞿蛻園,朱金城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
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 詹鍈注 天津:百花文藝
王維集校注 陳鐵民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蕭茂挺文集 蕭穎士 上海:上海古籍(四庫唐人文集叢刊)
李遐叔文集 李華 上海:上海古籍(四庫唐人文集叢刊)
新校元次山集 元結 台北:世界書局
毘陵集 獨孤及 台北:商務四部叢刊
李文公集 李翱 台北:商務四部叢刊
皇甫持正文集 皇甫湜 台北:商務四部叢刊
劉夢得文集 劉禹錫 上海:上海古籍
白居易集 顧學頡校點 北京:中華書局
白居易集箋校 朱金城箋校 上海:上海古籍
杜牧集繫年校注 吳在慶撰 北京:中華書局
|
指定閱讀 |
課堂指定閱讀的講義篇章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上課表現 |
40% |
|
2. |
出勤狀況 |
10% |
|
3. |
期末報告 |
5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6 |
緒論:唐文綜論 |
第2週 |
9/23 |
陳子昂一 |
第3週 |
9/30 |
陳子昂二 |
第4週 |
10/07 |
李白、王維一 |
第5週 |
10/14 |
李白、王維二 |
第6週 |
10/21 |
李華、蕭穎士一 |
第7週 |
10/28 |
李華、蕭穎士二 |
第8週 |
11/04 |
元結、獨孤及一 |
第9週 |
11/11 |
元結、獨孤及二 |
第10週 |
11/18 |
李翱、皇甫湜一 |
第11週 |
11/25 |
李翱、皇甫湜二 |
第12週 |
12/02 |
劉禹錫一 |
第13週 |
12/09 |
劉禹錫二 |
第14週 |
12/16 |
白居易一 |
第15週 |
12/23 |
白居易二 |
第16週 |
12/30 |
杜牧一 |
第17週 |
1/06 |
杜牧二 � 回顧與反思:唐文的承繼、創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