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明清文學專題討論(二) Selected Topics in Literature of the Ming-ching DynastyⅡ |
開課學期 |
103-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曹淑娟 |
課號 |
CHIN7370 |
課程識別碼 |
121 M253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3 |
備註 |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2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1CHIN7370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在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歷程中,明清文學一方面上承歷朝文學之成績,而有總結性的繼承與批判,一方面也因時代風會所趨,對民國以來之文學新貌,亦有隱微曲折之啟發影響,其豐富之文獻資源與蘊含議題,值得深入研討闡釋。本課程將以明中葉至清中葉之文士與才女詩文為主要觀察範疇,設定旅遊文化與才女文學二個課題,引導學生研讀文本與相關論述,進行解讀思考、交流討論。
|
課程目標 |
1、引導研究生熟悉明清文學的相關文獻,培養專業知識。
2、能相應地掌握並開創研究議題,拓展明清文學的研究面向與深度。
|
課程要求 |
1、平時課程參與討論報告50%:依課程規劃進度作課前準備,研讀相關文獻,課堂上參與導讀、討論,並請至少選擇二週次之撰寫學習心得,。
2、期末研究論文50%:請選擇有興趣之主題,學期末撰寫學術論文一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淑良,《中國旅遊史》,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98。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台大歷史所博論1998。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巫仁恕,《優游坊廂: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閑消費與空間變遷》,近史所,2013。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聯經2007。北京中華書局2008。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臺北:三民,2005。
巫仁恕、狄雅斯(Imma Di Biase),《游道:明清旅遊文化》,臺北:三民,2010。
吳承學,《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李栩鈺,《閨閣傳心--《午夢堂集》女性作品研究,臺北:花木蘭,2012。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臺北:東方,1997。
范宜如,《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臺北:萬卷樓,2011。
邵驥順,《中國旅遊歷史文化概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臺北:鼎文書局,1973。
胡曉眞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文哲所,2001。
胡曉眞著,《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2003。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1998。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臺北:中華書局,1968。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
陳建勤,《明清旅遊活動研究:以長江三角洲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曹淑娟,《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寓山園林論述》,臺北:里仁書局, 200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園,《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香港:三聯書店,2008。
趙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允晨,2008。
鄧小南、王政、游鑑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
(加)卜正民(Brook Timothy)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縱樂與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台北:聯經,
2004。
(加)卜正民(Brook Timothy)著,陳時龍譯,《明代的社會與國家》,合肥市:黃山書社, 2009。
(美)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允晨,1992。
(美)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人民2005。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顏宜葳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出版社,2005。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課程參與討論報告 |
50% |
|
2. |
期末研究論文 |
5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9 |
導論 |
第2週 |
9/26 |
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閑消費與社會文化 |
第3週 |
10/03 |
袁宏道等城市近郊的旅游書寫 |
第4週 |
10/10 |
(國慶假日停課) |
第5週 |
10/17 |
李流芳等紀遊圖冊的圖文互詮 |
第6週 |
10/24 |
徐弘祖、王士性等遠距壯遊與旅遊日記 |
第7週 |
10/31 |
旅遊雜俎與地方遊覽誌的編集 |
第8週 |
11/07 |
屈大均等明遺民的邊地遊 |
第9週 |
11/14 |
東北流放文士的紀異書寫 |
第10週 |
11/21 |
(北大會議停課) |
第11週 |
11/28 |
王士禎等的秋柳唱和與宦遊題詠 |
第12週 |
12/05 |
柳如是與陳子龍、錢謙益的唱和 |
第13週 |
12/12 |
王修微、楊雲友等與西湖文會 |
第14週 |
12/19 |
沈宜修等才女與家居式結社 |
第15週 |
12/26 |
商景蘭等才女與社交式社團 |
第16週 |
2015/01/02 |
黃媛介等才女的家庭關係與漂泊際遇 |
第17週 |
2015/01/09 |
王端淑《名媛詩緯》、完顏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的編選 |
第18週 |
2015/01/16 |
陳文述、袁枚及其女弟子之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