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斠讎學研究 Study of textual criticism |
開課學期 |
107-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趙飛鵬 |
課號 |
CHIN7455 |
課程識別碼 |
121 M351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9 |
備註 |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72CHIN7455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斠讎,又作校讎,有廣、狹兩層意義,廣義斠讎為「恢復古書面目之學」;狹義斠讎為「訂正古書字句之學」,二者皆為研讀古籍、執行研究的基本要件。本課程將依據王叔岷先生《斠讎學》一書之體系,旁徵他書及各家之說,對斠讎學進行深入、完整的探討。 |
課程目標 |
一、能夠了解古書致誤之因與訂正之道。
二、能夠綜合運用版本學、目錄學之知識。
三、能夠自行運用斠讎之學理,研讀古書。
|
課程要求 |
無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事先以EMAIL聯繫。 |
參考書目 |
1‧校讎廣義 程千帆
2‧中國古籍校勘史 羅積勇
3‧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 張舜徽
4‧讀書雜志 王念孫
|
指定閱讀 |
斠讎學(訂補本) 王叔岷先生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報告與討論 |
40% |
|
2. |
期末報告 |
6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1 |
課程說明與回顧;斠讎之名義與淵源 |
第2週 |
2/28 |
和平紀念日 |
第3週 |
3/07 |
古書致誤之原因(一) |
第4週 |
3/14 |
古書致誤之原因(二) |
第5週 |
3/21 |
古書致誤之原因(三) |
第6週 |
3/28 |
校勘之材料與方法(一) |
第7週 |
4/04 |
校勘之材料與方法(二) |
第8週 |
4/11 |
校勘之材料與方法(三) |
第9週 |
4/18 |
校勘之材料與方法(四) |
第10週 |
4/25 |
校勘之困難與態度(一) |
第11週 |
5/02 |
校勘之困難與態度(二) |
第12週 |
5/09 |
校勘之困難與態度(三) |
第13週 |
5/16 |
古書致誤通例(一) |
第14週 |
5/23 |
古書致誤通例(二) |
第15週 |
5/30 |
古書致誤通例(三) |
第16週 |
6/06 |
古書致誤通例(四) |
第17週 |
6/13 |
校勘學之名家典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