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左傳國語比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Zuo Zhuan and Guo Yu 
開課學期
108-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李隆獻 
課號
CHIN7285 
課程識別碼
121 M407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中文研討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1CHIN7285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左傳》乃了解《春秋》與春秋時代最重要的經學與史學典籍,也是不朽的古典文學名作。《國語》與《左傳》齊名,古人合稱《春秋》「內外傳」,乃先秦相當重要的典籍。前人多《左》、《國》並列,認為二書有許多重複的篇章,可以互相補充修正。
本課程聚焦於《國語》與《左傳》之比較,尤以敘事為重心,結合傳統經史學、出土文獻研究、文章學、敘事理論、文化記憶等議題,帶領研究生精讀文本,並培養論述的能力。 

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對二書之性質、內容、作者、寫作方式、敘事技巧等方面進行比較,並嘗試納入出土文獻,提供另一角度的參照,希望可以釐清部分問題,並對研治先秦學術提供某些參考。並將透過分組討論,期末論文發表等方式,提昇研究生的問題意識與學術研究能力。 
課程要求
一、上課前務須預習;
二、上課時必須報告,並參與討論;
三、期末須繳交讀書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一、 自編講義;
二、 指定閱讀: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
三國.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上海:中西書局,2017。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參》,北京:中華書局,2014。 
參考書目
清.馬 驌:《左傳事緯》,臺北:廣文書局、濟南:齊魯書社。
清.馬 驌:《繹史》,北京:中華書局。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臺北:廣學社印書館影印清同治十三年尚志堂刻本。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專刊》之15,1999;增訂後易名為《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松儒:《清華簡《繫年》集釋》,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李隆獻:《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孔令元:《春秋曹劌形象之研究》,臺北:萬卷樓,2016。
張以仁:《國語左傳論集》,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書店。
過常寶:《原史文化及其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過常寶:《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體及話語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蘇建洲、吳雯雯、賴怡璇編著:《清華二繫年集解》,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美.李惠儀: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中譯本由文韜、許明德翻譯:《左傳的書寫與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報告、討論 
50% 
 
2. 
期末讀書報告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中秋節放假 
第2週
9/20  課程簡介與主題規劃 
第3週
9/27  敘論一:《左》《國》內容、年代、性質、作者/編者推測與比較 
第4週
10/04  緒論二:「歷史敘事」釋義與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與發展 
第5週
10/11  國慶連假放假 
第6週
10/18  綜合討論、進度調整 
第7週
10/25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一:「齊桓與管仲」小組報告 
第8週
11/01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二:「晉滅虞虢」小組報告 
第9週
11/08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三:晉公子重耳之亡 
第10週
11/15  校慶放假 
第11週
11/22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四:「晉公子重耳之亡」主題討論 
第12週
11/29  報告大綱發表 
第13週
12/06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五:「曹劌論戰」小組報告 
第14週
12/13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六:「晉殺三郤」主題討論 
第15週
12/20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七:「晉殺三郤」小組報告 
第16週
12/27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八:吳越爭霸 
第17週
1/03  《左傳》、《國語》專題比較九:吳越爭霸 
第18週
  綜合討論、繳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