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出土文物與文書專題
Excavated Materials and Related Issues on Ancient China 
開課學期
103-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許雅惠 
課號
Hist7197 
課程識別碼
123 M68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博雅203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2Hist7197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新材料與新方法的使用,經常帶來歷史研究的突破。歷史研究的材料除了傳世文獻之外,還包括來自過去的文物或遺跡;材料不同,適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能夠回答的問題也有異。本課程旨在引介不同種類的出土材料,包括文物與文書,從一手材料出發,研讀相關二手研究,希望同學能逐漸熟悉出土材料,進而掌握相關研究方法與課題。
出土材料種類眾多,涵蓋各歷史時期與地域,一般而言,宋代以後由於傳世文獻豐富,無論是考古工作本身,或是材料的公佈與研究,都不若前代受重視。然而,出土材料可供研究的面向有別於傳世文獻,是認識過去的多元途徑之一,加上宋代以後考古資料益加豐富,有待未來研究者開發。
在浩瀚的考古材料中,本課程僅集中於文獻記載較為缺乏的時代或人群,在這些領域中,考古材料最受重視、研究成果最豐富、也開發出最多元的方法。由於研究者眾且分屬不同學科,包括:考古學、歷史學、古文字學、歷史語言學、藝術史等,跨學科的呼籲也不絕於耳。有鑒於此,本課程以個別墓葬、遺址、或文書群為中心,一方面整理、分析一手材料,另一方面,透過各領域二手研究研讀,希望從不同材料、角度認識一個遺址,了解各領域研究方法與成果,培養同學運用考古材料的能力。 

課程目標
引介不同種類的出土材料,包括文物與文書,從一手材料出發,研讀相關二手研究,希望同學能逐漸熟悉出土材料,進而掌握相關研究方法與討論課題,培養同學運用考古材料的能力。 
課程要求
1. 課堂參與:每週上課前閱讀當周資料,尋找、整理相關一手材料,課堂上輪流報告一手材料並參與討論。
2. 期中作業與期末報告:兩者具有延續性,第十四週繳交期中作業,內容為期末報告之書目,10條左右,需簡述各書目之要點。十六至十七週進行口頭報告,十八週結束前繳交書面報告,8000-10000字。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五 14:00~16:00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討論 
50% 
 
2. 
期末報告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7  228和平紀念日補假 
第2週
3/06  導論 
第3週
3/13  理論與方法 
第4週
3/20  微史家族 
第5週
3/27  晉國I:墓地與墓葬 
第6週
4/03  溫書假 
第7週
4/10  晉國II:金石文字 
第8週
4/17  馬王堆I:墓葬 
第9週
4/24  馬王堆II:圖像與隨葬品 
第10週
5/01  馬王堆III: 遣冊與墓葬文書 
第11週
5/08  校外教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第12週
5/15  絲路文書I 
第13週
5/22  絲路文書II 
第14週
5/29  絲路文物:粟特人與粟特藝術 
第15週
6/05  期末口頭報告 
第16週
6/12  期末口頭報告 
第17週
6/19  端午節補假 
第18週
6/26  繳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