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社會史一
SOCIAL HISTORY OF CHINA(I) 
開課學期
98-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杜正勝 
課號
Hist5136 
課程識別碼
123 U04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5,6,7(12:20~15:10) 
上課地點
 
備註
範疇:中國。領域:社經、一般。上課地點史語所研究大樓702室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35人
外系人數限制:7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1. 本課程希望能解答什麼是「中國」、「中國人」、「中國社會」、「中國文化」?
2. 時間斷限,起自中國農業的起源,下迄隋唐
3. 空間則隨時代而異,以歷史上的中國為主要範圍
4. 所討論課題,以社會、民族、族群和文化為主要對象
 

課程目標
1. 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特色
2. 培養初階的歷史學者
 
課程要求
1. 本課程以演講和討論兩種方式同時進行,演講由教授負責,討論由學生為之,視為重要的作業
2. 寫作期中與期末報告
3. 繳交作業
4. 自第二週開始,拒絕加退選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課後一小時 
指定閱讀
請參考「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中國社會史(一)
2009:9──2010:1
台大歷史系

第一講 中國社會史學芻議

1. 胡 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國學季刊,1,1923
2.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創刊號,1928
3. 毛子水,國故和科學的精神,新潮,1:5,1919
4. 錢 穆,國史大綱引論,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40
5.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序,1929
6. 溝口雄三,日本人為何研究中國,新史學,1:2,1990
7. 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東京大學出版會,1990,pp.131-140(林右崇譯,作為「方法」的中國,國立編譯館,1999)

第二講 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興起與發展

1.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1989),中興大學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1)
2. 常建華,20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周積明、宋德金主編,中國社會史論(2000),pp.153-218
3. 趙世瑜、鄧慶平,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01:6
4. 許倬雲,社會學與史學,收入求古篇,1982
5.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1992
6. 陳支平,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理論的重新思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1
7. 人類學與歷史學的交融,史語所,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含黃應貴、蒲慕州、何翠萍、林富士、張珣等人的論文,2000
8. 王先明、魏本權,20年來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歷程與走向,天津社會科學,2005:3
9. 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17:4,2006
10.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17:4,2006
11. E.J.Hobsbawm, “From soci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 Daedalu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Boston),Winter 1971,康樂譯,收入康樂主編,歷史學與社會科學,1981
12. Georg G. Iggers,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1991, chp.9 “from macro - to microhistory: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13. Craig Clunas, 物質文化──在東西二元論之外,新史學,17:4,2006(Material Culture beyond the East/West Binary)

第三講 中國社會史的生態地理學考察

1. 安田喜憲,從地理環境和氣候變遷看文明的誕生,高崇文、安田喜憲主編,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2
2.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氣象科技,1973:s1
3. 徐湖平主編,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60周年紀念文集,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
王富葆等,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時期的自然環境
王 青,距今4000年前後的環境變遷與社會發展
陳 杰、吳建民,太湖地區良渚文化時期的古環境
4. 夏正楷,豫西-晉南地區華夏文明形成過程的環境背景研究,古代文明(第3卷),2004
5. 鄭斯中、鄭景云,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及其影響,丁一匯主編,中國的氣候變化與氣候影響研究,氣象出版社,1997
6.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1969,
上編 中國黃土區域的古自然環境;
中編 古代文獻中黃土區域的植被
7. Hui-lin Li, “The Domestication of Plants in China: Ecogeographical Consideration”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ed. by David N. Keight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8. 王子今,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八、生態環境與秦漢社會歷史

第四講 早期聚落與農作

1. 張 弛,中國農業起源的研究,嚴文明主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科學出版社,2008,pp.102-111
2.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
下編 中國農業的起源
3. Te-tzu CHANG, “The Origins and Early Cultures of the Cereal Grains and Food Legume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ed. by David N. Keight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4. 陳良佐,我國古代的麥,大陸雜誌,70:1,70:2,1985
5. 細野重雄(Sh. Hosono)、于景讓,小麥的種類、普通小麥的形成與普通小麥的傳播──兼論普通小麥傳入中國之路線與時間,于景讓編譯,栽培植物考,藝文印書館,1972
6. 嚴文明、安田喜憲主編,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
安 田,東亞稻作半月弧與西亞麥作半月弧
裴安平,長江中游7000年前的稻作農業和陶器
鄒厚本等,江蘇草鞋山馬家滨文化水田的發現
7. 嚴文明,農業發生與文明起源,科學出版社,2000
中國史前的稻作農業(1998)
稻作起源研究的新進展(1997)
8. Charles Higham and Tracey L.-D. Lu, “The origins and dispersal of rice cultivation”, Antiquity 72,1998
9. 西安半坡,結論──半坡氏族公社的總考察,文物出版社,1963
10. 任式楠,我國新石器時代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考古,2000:7
11. 楊鴻勳,仰韶文化居住建築發展問題的探討,考古學報,1975:1
12. 安志敏,干闌式建築的考古研究,考古學報,1963:2
13. 張忠培,中國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
元君廟墓地反映的社會組織(1985)
中國父系氏族制發展階段的考古學考察──對含男性居本位的合葬墓的墓地的若干分析(1986)
14. 汪寧生,民族考古學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
中國考古發現中的「大房子」(1983)
仰韶文化葬俗和社會組織的研究──對仰韶母系社會說及其方法論的商榷(1987)
15. 王建華,黃河中下游地區史前人口性別構成研究,考古學報,2008:4
16. 袁 靖,論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考古學報,1999:1
17. Yuan Jing and Rowan K. Flad, “Pig domestic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tiquity 76,2002
18. 張雪蓮、王金霞等,古人類食物結構研究,考古,2003:2
19. V. Gordon Childe, Man makes Himself(1936),Chp.5, “The Neolithic Revolution”, Moonraker Press,1981
20. Robert L. Carneiro, “A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state”,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69, no.3947(1970)
21. 張光直,關於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1983),中國青銅時代(二集),三聯書店,1990

第五講 國家起源:古城、古國與古文明

1. 蘇秉琦,遼西古文化古城古國──兼談當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點或大課題,文物,1986:8
2. 嚴文明,龍山時代城址的初步研究,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1997(1994)
3. 趙輝、魏峻,中國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發現與研究,古代文明(第1卷),2002
4. 張學海,試論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城,文物,1996:12
5. 陳星燦、劉莉等,中國文明腹地的社會複雜化進程──伊洛河地區的聚落形態研究,考古學報,2003:2
6. 劉 莉、陳星燦,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從二里頭和二里崗時期的中心和邊緣之間的關係談起,古代文明(第1卷),2003
7. 張忠培,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考古、文明與歷史,1999
8. 高 煒,龍山時代的禮制,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9. 高崇文,長江流域禮制文化的發展,高崇文、安田喜憲主編,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2
10. 許 宏,禮制遺存與禮樂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第3卷),2004
11. V. Gordon Childe, Man makes Himself(1936), Chp.7, “The urban revolution”
12. 杜正勝,中國古代の都市國家──「城」と「城邦」(松金公正、松金ゅぅ子譯),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42號,2003
13. 杜正勝,從村落到國家(1981),收入古代社會與國家,允晨文化,1992

第六講 三代的氏族與國家

1.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1964
第一章 圖騰與姓
第二章 外婚與同姓不婚
第三章 母系社會及父系社會
2. 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1978),中國青銅時代,1983
3. 張政烺,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歷史教學,2:3、4、6,1951;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
4. 徐中舒,殷代兄終弟及為貴族選舉制說(1945),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中華書局,1998
5. 張光直,商王廟號新考(1963),中國青銅時代
6.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允晨文化出版,1992
貳、國家起源與發展
夏代考古與早期國家
中原國家的起源及早期國家形態
夏商時代的國家形態
7. 林 澐,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林澐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8. 張秉權,卜辭中所見殷商政治統一的力量及其達到的範圍,中國上古史待定稿 第二本,1985
9.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1982),收入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10.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第一章 商代家族形態
11.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第一章 環境、居宅、邑聚
12.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1936
13.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聯經出版公司,1983
商周神話與美術中所見人與動物關係之演變(1963)
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1981)
14.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二集),三聯書店,1990
商代的巫與巫術(1987)
中國古代藝術與政治──續論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纹樣(1983)

第七講 封建城邦、宗法世家與禮制風俗

1. 宮崎市定,中国上代は封建制か都市国家か(1950),中国古代史論,平凡社,1988
2.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華岡出版部,1964
第十章 宗族通論
第十一章 邦國通論
3. 徐復觀,西周政治社會的結構性格問題,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學生書局,1975
4. 杜正勝,周代城邦,聯經出版社,1979
5.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
參、封建政治與社會
封建與宗法 周代的「封建城邦」 西周封建的特質
6. 許倬雲,西周史,聯經出版公司,1984
第五章 封建制度
第六章 西周中期的發展
7. 徐中舒,試論周代田制及其社會性質(1955),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中華書局,1998
8.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
第二章 西周家族形態
9.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
上卷 第三 社會篇
下卷 第一 禮的起源
10. 楊 寬,古史新探,中華書局,1964
冠禮新探
鄉飲酒禮與饗禮新探
11. 俞偉超,周代用鼎制度研究(1978-79),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文物出版社,1985
12. 林 澐,周代用鼎制度商榷(1990),林澐學術文集,1998
13. 白川靜,詩經的世界(杜正勝譯,增訂再版),東大圖書公司,2009
14.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中華書局,1966
從詩經中所見的西周封建社會
15.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6
Chap.2 Distinctions of rank and gender within territorial ruling lineages(ca.1000-650BC)
Chap.3 A North Chinese Community(ca.800-450): demography and ranking

第八講 帝國的社會基礎──編戶齊民及其不齊

1. 增淵龍夫,春秋戰國時代の社會と國家(杜正勝譯,收入杜氏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岩波講座世界史 古代4,岩波書店,1970
2. 徐復觀,封建政治社會的崩潰及典型專制政治的成立,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學生書局,1975
3. 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ァジァ東亞世界,東京大學出版会,1983
第一篇 第一章 序說──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
附載第五 中國古代統一国家の特質──皇帝支配の出現(杜正勝譯,收入杜氏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
4.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聯經出版公司,1990
5. 杜正勝,「編戶齊民論」的剖析,清華學報,新24:2,1994
6. 王毓詮,「中國歷史上農民的身分」寫作提綱(1980),王毓詮史論集,中華書局,2005
7. 許倬雲,周代都市的發展與商業的發達,中國上古史待定稿,史語所,1985
8. 杜正勝,戰國的輕重術與輕重商人,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2,1990
9. 羅彤華,鄭里廩簿試論──漢代人口依賴率與貧富差距之研究,新史學,3:1,1992
10. 黃展岳,中國早期的鐵器及農耕,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允晨文化,1999
11. 許倬雲,漢代的精耕農作與市場經濟(1978),收入求古編
12. Cho-yun Hsu, Han Agriculture(edited by Jack L. Dull),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0

第九講 傳統社會的族群、社群與地域關係

1.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
伍、禮制、家族與倫理
傳統家族結構的典型
五服制的族群結構與倫理
2. 許倬雲,漢代家庭的大小,求古編,聯經出版公司,1982
3. 羅彤華,漢代的家產分割方式,新史學,4:4,1993
4. 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文物出版社,1988
5. 杜正勝,漢「單」結社說,收入古代社會與國家
6. 邢義田,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而居,收入秦漢史論稿,東大圖書公司,1987
7. 邢義田,從戰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新史學,6:2,1995
8. 許倬雲,由新出簡牘所見秦漢社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2,1980
9. 李開元,劉邦集團之地域構成,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三聯書店,2000
10. 劉增貴,漢魏士人同鄉關係考論,大陸雜誌,84:1-2,1992

第十講 古代社會民族文化之異與同的辯證

1. 潘其風,中國古代居民種系分布初探,蘇秉琦主編,考古學文化論集1,文物出版社,1987
2. 李 濟,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People(1928),張海洋、胡鴻保譯,中國民族的形成,收入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Chps.5-8
3.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多元性與一統化的激盪──特從政治與文化的交涉論,新史學,11:2,2000
4.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1933
中國歷史分期之研究(1918),收入傅斯年全集
5. 徐旭生,我國古代部族三集團考,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科學出版社,1962
6. 許倬雲,西周史,第四章 華夏國家的形成,聯經,1984
7. 史念海,西周與春秋時期華族非華族的雜居及其地理分布,河山集(七集),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1000-250BC),Chap.5, Ethnic contrasts within the Zhou culture sphere
9. 王明珂,徘徊在漢與非漢之間,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蔣彬、何翠屏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中央研究院,2003
10. 杜正勝,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論關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大陸雜誌,87:5,1993
11. 王健文,帝國秩序與族群想像──帝制中國初期的華夏意識,新史學,16:4,2005
12. 譚其驤,近代湖南人中之蠻族血統(1939),收入長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13. 楊彥杰,閩西東山蕭氏的宗族文化及其特質,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蔣彬、何翠萍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2003

第十一講 物質文化與古代生活風俗

1. 李 濟,跪坐蹲居與箕踞(殷虛石刻研究之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
2. 賈士蘅,中國上古時代的坐姿與坐具,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正中書局,1991
3. 高去尋,戰國墓內帶鈎用途的推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
4. 夏 鼐,我國古代蠶、桑、絲、綢的歷史,考古學與科技史,科學出版社,1979
5. 汪寧生,明堂考略,文物,1989:9
6. 杜正勝,宮室、禮制與倫理(1987),收入古代社會與國家
7. 陳 磐,春秋列國風俗考論別錄,舊學舊史說叢(下),國立編譯館,1993
8. 林甘泉,「養生」與「送死」:漢代家庭的生活消費,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9. 張光直,中國古代的飲食與飲食具(”Food and food vessels in ancient China”, Transaction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series II, vol.36,no,6, 1973),收入中國青銅時代
10. 許倬雲,西周史,第八章 物質文化
11. 黃展岳,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
漢代人的飲食生活
關於秦漢人的食糧計量問題

第十二講 傳統社會的深層心態與文化作為

1. 張政烺,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考古學報,1980:4
2. 汪寧生,古俗新研,蘭臺出版社,2001
八卦起源
陰陽觀念探源
初民時間、空間和數字概念探源
3. 李 零,中國方術考,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占卜體系與有關發現
「式」與中國古代的宇宙觀
4. 杜正勝,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
5.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聯經出版公司,1987
6.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三民書局,2005
形神篇──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
養生篇──長生的追求與技藝
生死篇──生死之間是連續還是斷裂
7.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994
8. 劉增貴,禁忌──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新史學,18:4,2007
9.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10. 劉增貴,秦簡日書中的出行禮俗與信仰,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3,2001
11.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研究,考古學報,1993:4
12. 黃一農,從尹灣漢墓簡牘看中國社會的擇日傳統,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3,1999
13.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與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104:1-3,2002
14. 林富士,人間之魅──漢唐之間「精魅」故事析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1,2007
15. 蒲慕州,中國古代鬼論述的形成,收入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麥田出版社,2005
16. 聞一多,神仙考,神話與詩,藍燈文化公司,1975
17. 邢義田,東漢的方士與求仙風氣──肥致碑讀記,大陸雜誌,94:2,1997
18. 林富士,太平經的神仙觀念,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2,2009
19. 吳榮曾,鎮墓文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文物,1981:3

第十三講 城市發展與社會性質的轉變

1. 俞偉超,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發展階段性,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文物出版社,1985
2. 楊 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 徐蘋芳,中國歷史考古學論叢,允晨文化,1995
中國古代城市考古與古史研究(1994)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城邑圖」及其相關問題
唐代兩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
4. 杜正勝,周秦城市──中國第二次「城市革命」,收入古代社會與國家
5. 巫 鴻,戰國城市研究中的方法問題,收入禮儀中的美術,三聯書店,2005
6. 劉慶柱,中國古代都城遺址布局形制的考古發現所反映的社會形態變化研究,考古學報,2006:2
7. 黃展岳,先秦兩漢考古與文化,允晨出版,1997
漢長安城南郊禮制建築的位置及其有關問題(1960)
關於王莽九廟的問題──漢長安城南郊一組建築遺址的定名(1989)
8.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學生書局,1992
上篇 建康城
下篇 中古都城坊制
9. 楊 泓,漢唐之間城市建築、室內布置和社會生活習俗的變化,巫鴻主編,漢唐之間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
10. 熊存瑞,北魏禮制建築,同上

第十四講 從豪強到門第

1. 勞 榦,漢代的豪強及其政治上的關係,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清華學社,1965
2.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11:4,1935
3. 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1956、1979),收入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聯經出版公司,1980
4. 唐長孺,三至六世紀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門閥的形成及其衰落,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9:8
南朝的屯、邸、別墅及山澤的佔領,歷史研究,1954: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客和部曲,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1983
5. 沈剛伯,論文化蛻變兼述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文化大革新(1968),收入沈剛伯先生文集,中央日報,1982
6.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
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
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轉變

第十五講 第二帝國:異域民族與文化加入的新社會

1. Tu Cheng-sheng, “The ‘Animal Style’ revisted”,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oderick Whitfield and Wang Tao, Exploring China’s Past, new discoveries and studies in archaeology and art, Saffron Books, 1999
2. 杜正勝,來自天蒼野茫世界的遺留,藝術殿堂內外,三民書局,2004
3. 邢義田,猴與馬造型母題──一個草原與中原藝術交流的古代見證,美術史研究,26,2009
4. 羅 豐,胡漢之間──絲綢之路與西北歷史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
流寓中國的中亞史國人
一件關於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
5. 巫 鴻主編,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
第一部分:虞弘石槨與華化粟特美術
張慶捷,太原隋代虞弘石槨浮雕的初步考察
姜伯勤,隋檢校薩寶虞弘石槨畫像石圖像程序試探
榮新江,粟特祆教美術東傳過程中的轉化──從粟特到中國
鄭 岩,青州北齊畫像石與入華粟特人美術
6. 劉淑芬,從民族史的角度看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期末報告 
50% 
 
2. 
課堂口頭報告與討論 
30% 
 
3. 
作業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中國社會史學芻議 
第2週
9/21  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興起與發展 
第3週
9/28  中國社會史的生態地理學考察 
第4週
10/05  早期聚落與農作 
第5週
10/12  國家起源:古城、古國與古文明 
第6週
10/19  三代的氏族與國家 
第7週
10/26  封建城邦、宗法世家與禮制風俗 
第8週
11/02  帝國的社會基礎──編戶齊民及其不齊 
第9週
11/09  期中考 
第10週
11/16  傳統社會的族群、社群與地域關係 
第11週
11/23  古代社會民族文化之異與同的辯證 
第12週
11/30  物質文化與古代生活風俗 
第13週
12/07  傳統社會的深層心態與文化作為 
第14週
12/14  城市發展與社會性質的轉變 
第15週
12/21  從豪強到門第 
第16週
12/28  第二帝國:異域民族與文化加入的新社會 
第17週
1/04  綜合討論 
第18週
1/11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