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中古女性史
Women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開課學期
102-2 
授課對象
學程  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李貞德 
課號
Hist5177 
課程識別碼
123 U119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文19 
備註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2Hist5177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藉由選讀漢唐之間傳世文獻與出土資料,協助學生深入分析史料,並增加對性別議題的敏感度。同時透過課堂討論,增進學術意見的表達與溝通,期末則以撰寫史料分析或書評,閱讀最新研究成果並磨練寫作能力。 

課程目標
1. 認識中古女性史研究現況
2. 熟悉中古女性史研究史料
3. 加強歷史研究中的性別意識
 
課程要求
1. 平時分數:史料閱讀、課堂討論、隨堂作業,佔50%,未繳交作業達半數者平時分數以零分計。
2. 期末報告:8000字以內之「史料分析」或5000字以內之學術性專書書評,佔50%。史料應以講義優先,專書需先經教師確認。6月20日課堂上繳交,需領回者請附回郵信封。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每週五12:10下課後 
指定閱讀
《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55。
《儀禮》,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76。
(戰國) 韓非,《韓非子》,(清)吳鼐校,臺北:成文出版社影印中華書局聚珍排印本,1980。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990。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二年律令》,《奏讞書》。
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初師賓主編,《中國簡牘集成二編》,胡平生、陳松長校註,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5,《江蘇卷》,揚州儀徵縣胥浦101號西漢墓〈先令券書〉。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劉向,《列女傳》,四部備要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應劭,《風俗通義校注》,王利器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2。
(漢)《太平經合校》,王明編,北京:中華書局,1960。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趙超彙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晉)王叔和,《脈經》,四部叢刊初編65,上海:上海書局,1989。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晉)葛洪,《抱朴子》,台北:世界書局,1978,《新編諸子集成》,19。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蕭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新校本,1972。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釋寶唱,《比丘尼傳》,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no.2063,(日)高楠順次郎編,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
(梁)慧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2。
(梁)蕭統,《文選》,(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顏娟英,《北魏佛教石刻拓片百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
(東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63。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新校本,1974。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王利器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90。
(唐)姚思廉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魏徵、長孫無忌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長孫無忌等,《唐律疏議》,劉俊文點校,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宏業書局影印江戶影寫宋刻本(無年代)。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新校本,1975。
(唐)鄭氏,《女孝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叢書集成新編33社會科學類》,1985。
(唐)王燾,《外臺秘要》,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重印新安程敬通訂刻本,1964/1985。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雅雨堂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84。
(唐/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錄》,收入上海涵芬樓影本《正統道藏》第30冊洞神部譜錄類(竭)卷4。
仁井田陞,池田温編集,《唐令拾遺補》,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始天尊濟度血湖真經》,收入上海涵芬樓影本《正統道藏》第32冊洞真部本文類(宿)。
趙君平、趙成文,《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王堯、陳踐譯註,《敦煌吐蕃文獻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黃徵、吳偉編,《敦煌願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5。
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編,《全唐文補遺》,北京:三秦出版社,1994。
(宋)李昉,《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宋)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1021),上海:涵芬樓本道藏第667-702冊,太玄部。收《墉城集仙錄》部份。
(宋)洪适,《隸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杜維運考證,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光緒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日)丹波康賴,《醫心方》,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安政影寫本,1982。

 
參考書目
另列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1  導論:有女人的中國中古史嗎? 
第2週
2/28  二二八紀念日放假一天 
第3週
3/07  女性與建構中的傳統禮法 
第4週
3/14  齊家治國:夫婦關係及其象徵意義 
第5週
3/21  健婦持門戶:女性的財產持有、使用與繼承 
第6週
3/28  女為弱者、為母則強:生育文化與性別化身體觀 
第7週
4/04  清明節放假一天 
第8週
4/11  女性參與生老病死 
第9週
4/18  出嫁或出家:佛教女性的另類選擇 
第10週
4/25  儒釋道巫競爭中的女性 
第11週
5/02  牝雞司晨:女性與政治 
第12週
5/09  性別、階級與種族:女主凸顯胡漢交流 
第13週
5/16  一代女皇武則天 
第14週
5/23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一 
第15週
5/30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二 
第16週
6/06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三 
第17週
6/13  結論;我的中國中古女性史 
第18週
6/20  期末考:繳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