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醫療與社會:近代中西比較
MEDICINE AND SOCIETY:LATE IMPERIAL CHINA AND MODERN WEST 
開課學期
9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梁其姿 
課號
Hist5178 
課程識別碼
123 U12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史研 
備註
範疇:中國、外國。領域:思想、社會。史學名著。第二外語。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研讀有關西方與中國身體與疾病觀歷史的著作為基礎, 進而討論及比較中西觀點之異同。課程上半以討論身體與性別觀為重點。 下半以討論疾病觀為重點。
 

課程目標
進行方式:
導師主講課程第一次(9月29日)與下半第一次(12月15日), 即有關身體觀與疾病觀的導言。其他上課時間, 以導讀指定著作及討論相關課題為主。每次請同學作約半小時的報告, 隨後即進行討論。雖然每次只有一至二位報告的同學, 但每一位同學都應讀過指定的著作, 積極參與討論。指定閱讀的作品就算有中文譯本, 亦以英文原本為讀本。

課程:
9月22日 課程介紹
9月29日 導言: 有關身體史
10月6日 中秋節放假一天
10月13日 導師請假一天
10月20日Laqueur chapters 1 & 2
10月27日Laqueur chapters 3 &4
11月 3日 Laqueur chapters 5 & 6
11月10日Laqueur 一書總討論
11月17日Furth chapters 1 & 2
11月24日Furth chapters 3 & 4
12月 1日 Furth chapters 5 & 6
12月8日 Furth chapters 7 & 8
12月15日 Furth 一書總討論
12月22日 導言: 有關疾病史/McNeill 1 & 2
12月29日 McNeill 3,4, 5,6
1月 6日 Benedict 4 & 5
1月12日 綜合討論

 
課程要求
課程要求:
每一位同學作口頭報告一次, 並發報告大綱給每一位同學。課程結束時交研究報告一分, 字數約三至五千字。研究報究題目自定。 應與本課程相關,並於11月10日以前與導師討論該題目是否合宜。研究所同學的研究報告必須利用原始資料。本課程並無筆試。成績以口頭報告、平日討論表現、與研究報告為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指定讀物:
1. Thomas Laqueur, 1990. Making Sex: 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 to Freud.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Charlotte Furth, 1999,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William McNeill, 1976. Plagues and Peoples. Anchor Books.
4. Carol Benedict, 1996, 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考讀物:
1. Warwick Anderson, 2004 “Natural histor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ecological vision in 20th-century biomedical science”, Osiris, 19: 39-61. (與McNeil同讀)
2. David Arnold, 1993 Colonizing the Body: State Medicine and Epidemic Disease in 19th-century Ind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pter 5 “Plague: assault on the body”(與Benedict同讀)
3. Charles Rosenberg, 1992 “Framing disease: illness, society and history”, in Explaining Epidemics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05-18.
1992 “Introduction. Framing disease: illness, society, and history”, in Rosenberg & J. Golden eds., Framing Disease: Studies in Cultural History. N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pp. xiii-xxvi.
4. Francois Delaporte, 1986. Disease and Civilization: the Cholera in Paris, 1832.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5. Angela Ki Che Leung, “Rec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Medicine for Women in Imperial China”, Medicine for Women in Imperial China. Leiden: Brill 2005, pp.2-18.
6. Nayan Shah 2001, Chap. 5 “Plague and managing the commercial city”, Contagious Divides. Epidemics and Race in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20-157.
7. 李貞德1997 「漢唐之間求子醫方試探- 兼論婦科濫觴與性別論述」『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2 (與 Furth一書同讀)
8. 梁其姿,1999「中國麻風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 2, pp. 399-438.
9. 雷祥麟 2004「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4. (與6月7日讀物同讀)
10. 廖育群 , 2003. 『醫者意也』 台北東大。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